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掀宋 > 第72章 扩建宫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3章 扩建宫殿 (求打赏月票!)

有女如斯,李格非自诩也没有枉活一遭。

李清照陪着李格非住了几日后,亲自陪着父亲收拾包袱一路送他出汴京城门。

赵明诚一则为李清照出面送行;二则李格非为人清正,没有丢掉李清臣的脸面,也没有污蔑清流的名号。

有道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要是大宋朝的官吏都能像李格非这样,朝局也就不会弄得像今天这样乌烟瘴气了。

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婚事终于告一段落……

所谓燕尔新婚,两人刚成亲,自然是整日宿在一起。闺房之乐,不敢再详述。

李清照颇为讲求情趣,三不五时要找些乐子,只是赵明诚在办公,只能和赵府上下的姑娘们玩。

夏日终于到来,今年又是一年酷夏。只是这天气热的极其不寻常,暴雨和烈日在天空中交替,空气异常闷热,人光是坐在那都没怎么动,汗水直流。

在历史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往往到了王朝衰败、小人当道的时候,上天会予以天象给以警示。

这样反复无常的天气,对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人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不少生存难度。

跑堂给人送盒饭的男子一个个都躲在树荫底下,饭重要,可是命更重要。这种天气几乎没人敢出去。

赵明诚发了话,今日工部诸作坊、南院、冶炼场等均不必上工,全部休假三日。另有看守人员,也都是发放解暑的绿豆汤。

这样一来,酒楼茶馆里可就有生意了。

至于勾栏瓦肆,里面更是挤的满满当当。

那些终于攒了一点闲钱,满足了温饱的青壮大汉,都齐齐聚在树下喝茶聊天。

“你们听说了吗?鸿胪寺最近和度种人闹翻脸了。”

“就那些扎个小辫子放在脑后的日本人?他们不是我们的附属国吗?这样闹翻了可不好,做父亲的不能不给儿子脸面。”

带话头的人听到这话,恨不得把茶碗给摔了。“什么附属国?人家早不认了,恨不得和我们称兄道弟。你们是不知道啊,这度种人心眼忒坏。他们每次前往我大宋,都在船上装女人。知道这些女人来做什么的吗?”

“让大爷们爽快的。”有人高声应和。

随后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大笑。

“你情我愿的事情,怎么能说人家心眼坏。再说了,日本女人旁的不说,那皮肤是真的白啊,姑娘水灵灵的,都像豆腐一样。”

中年汉子闻言,自然闭上了嘴,嘴里嚷嚷着,“没救了,真是没救了。”

“什么没救了?讲话就讲清楚,不要拖拖拉拉的。”

“这度种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号,就是因为他们打着送美女入大宋的旗号,来我们中国借种。那些日本娘们怀孕了之后,立刻卷着我们的种子回去当日本人。他们生来矮小,为了改良后辈,竟然想出这么下作的招数。”

“那也是朝廷的事情,和你我有什么干系。我们爽我们的,难道还怕他们使用这种烂招的人真的有朝一日能骑在我们头上不是。”

“就是就是,而且做这种事,能让我们精神百倍,有什么可怕的?”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话不能这么说,长此以往不管,我大宋在外便没有威严。”

众人本来都想散了,听到在外威严四个字,就是邻桌的人都凑了过来。

“不是说咱们大宋马上就要出兵把西夏给收回来吗?什么时候能扬眉吐气一回。”

这些中年汉子干着粗活,吃着粗茶淡饭,可是那一双牙齿却又白又亮。

“是啊,什么时候能把澶渊之盟给废了。”

坐在主桌的人被大伙围住七嘴八舌相问,他却摆起谱来,一本正经地道,“知道我方才提的鸿胪寺不给度种人面子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是咱们大宋少师提出来的。少师在朝堂上说了,以后大宋不许再有蛮夷外族在国内故土上横行霸道。像日本这种作为,不仅难登大雅之堂,更是对大宋威严的挑衅。”

“少师说,这种事情要坚决杜绝,不允许日本再往中国带女人。还有以后大宋不允许中国男子随意和日本女子行苟合之事。”

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嚎,“啊?可我们就喜欢日本娘们儿。”

“这就是我要和你们说的,咱们少师在朝堂上当堂说了。这些日本娘们虎狼之心,她们来我们这里借种,为的是日后能和我们一样强大。这种吞狼驱虎之心不可不防,非一般人根本想不出这种下作招数,若是此时不防、不管、不问,便是默许他们在外发展,所以朝廷要加以整顿,杜绝这种行为,否则日本人会在我们大宋国土之上更为放肆。”

众人听着这话,一个个纷纷点头,“还是少师说的有道理,为我大宋争面子。如果就个人来说的话,倒也没什么;可是我大宋毕竟是汉人的天下,让倭国人整天来我们的国土上做这种勾当,有损威严。”

“说起咱们少师,真的是天神下凡,专门救苦救难来了。你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到了咱们大宋这里,竟然真的解决了。以工代赈,真的好啊,把功夫都下在正经地方,我们都是受益的人。”

“我其实以前一直对少师一直没什么好感,觉得他也就会做个诗词而已;可是当他提出废除澶渊之盟的时候,那一刻我觉得他真是个英雄,书生中的英雄,英雄中的书生。”

大家伙对赵明诚赞不绝口。

出来微服私访的赵佶坐在楼上雅间里听着,他为赵明诚感到高兴。赵明诚是得民心的人,天干物燥,他不住地喝茶。

赵佶好奇,想知道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就差使随行太监穿着便衣混入其间去问。

听得楼下的人五花八门地回答道,“官家,我听说官家蹴的一手好鞠。”

“听说当今官家有福寿,子孙可达三十多人,寿命可上六十。”

“官家肯重用少师,可见是好官家。”

“听说官家文史笔墨俱精通,待众臣都十分和善,可是难得的君王。”

“官家勤政爱民,自然是好官家。”

赵佶在楼上听着,这一言一语的夸奖,是赵佶从前从来没有听过的。这么坐下来喝了几盏的茶的功夫,赵佶只觉得脚底生风,身子一青,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他打这一日回去之后,就更加在诗词书画上下功夫。那一手瘦金体字,要写出一副来,往往少则花费一个上午,多则三五日。

钻研书法精深至此,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超越赵佶。

在他写完真迹之后,立刻又乔装改扮,从正南门侧门溜出去,来到勾栏瓦肆里,将怀中藏好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外人看。

至此赵佶的瘦金体彻底在民间传开,一时间文人雅士竞相模仿、追捧。

可皇帝这个行业,要做起来规矩可就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可以把自己的喜好暴露出来,否则便有人曲意逢迎。是以为君的人都是信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理,不要让臣子摸透君王的心意,这样才不会被人盘算。

可是赵佶却在这种事情上完全没有防备之心。

瘦金体一旦传出去,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好那口。不过短短三日的功夫,赵佶就已经接见了若干大臣,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大臣都在夸耀赵佶的瘦金体当世独一无二。

还有人拍马屁请皇帝赐字。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只是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虚荣心,虚荣心强烈与否。

而赵佶却偏偏是一个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都极其强烈的人。

赵佶好色、好酒、好功、好名、好权。

男人爱的他都爱,可是他却更贪心,要完了这些还不够,还要真心、要真情。

除了欲望重,他却又十分聪明。

这样贪婪无度的人,不禁让人联想到商纣王。

所以在宋渡过了非常危机的君位交替之后,朝中清流慢慢地被调回权力中枢任职做事。

赵似拿命和皇位争取到的新局面,在赵佶看来却没什么可值得珍惜的。

见朝中上下没有什么值得需要警惕的事情,赵佶就很快暴露出了他的本性。

靖中建国一年夏,距离赵佶继位才不过半年之久。他突然提出要在这个时候重新修建福宁殿,他要扩大宫殿规模。

皇宫内,赵挺之躬身素立在赵佶面前。

“太师,朕以为宫殿的规模彰显国君的气势和威严,若是宫殿太小,便不足以威慑外来使臣和手下臣子。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少师这般忠心耿耿。”

听着赵佶的花言巧语,赵挺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官家说的是。扩建宫殿确实有可行的必要。”

赵挺之知道,赵佶想要使用他作为皇帝的权威。如果不让他这么做,他肯定感觉自己受制于人,第一时间就会把矛头指向他这个宰相。

可是赵挺之也知道,以如今大宋的情况,全国保守估计还有数万人每天连饭都吃不到,几乎每年都有好几个县因为饥荒、洪水爆发、地震死伤人口。

而今大宋还有流民的问题没法解决,还有通货膨胀这种烂摊子没有收拾干净,他到哪给赵佶筹钱。

“只是官家,现在这个时候修宫殿怕是不合时宜。”

这话是赵挺之鼓足勇气才说出来的。

见赵挺之紧锁眉头,一副忧心惧怕的模样,赵佶忍住心中的怒火,“为何?”

“先帝驾崩,陵墓尚未完工。老臣愚见,私以为官家等到先帝陵寝完工,到时候再扩建福宁殿可获得美誉。”

赵佶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赵似的尸骨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腐烂吧,如果自己这就忙着大修宫殿,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不好。

考虑到名声,赵佶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打消关于此事的念头。

“太师言之有理。”

赵挺之也是憋着一口气才回到家里,他也最近慢慢察觉出来了,赵佶没有哲宗皇帝的老臣持重,更没有宁宗皇帝的谦逊实在。

反而福气的外表下掩饰的是酒色财气的欲望。他心里既没有装着大宋的江山,也没有装着大宋的子民,整日脑子里装着的都是什么天命、佛学、禅宗之说。

当着皇帝,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净想着人情冷暖那些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这还是赵挺之当官以来第一次生出对某位皇帝不满的心思。

他坐在马车里,心里想的都是今天的这回事情。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他前脚刚刚离开皇宫;很快高俅就来到赵佶面前。

高俅自从成为太尉,那是天天动工给自己修宅子,把禁军都给拉去给他修房子。

赵佶是知道怎么用人的,给他高处,让他感恩自己。所以对高俅的作为,赵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时高俅来到,听说了太师拒绝了赵佶的请求,顿时心生一计。

前些日子,他和赵明诚商议,想着要通过冶炼场拿点银子花,结果赵明诚给不动声色地拒绝了这件事,而且还说什么有事去找张商英,他只是个负责处理工部事务的员外郎。

可是张商英那既是茅坑里石头,不通人情冷暖,他怎么会让自己得好处呢。

高俅正为这赵明诚不给他财路感到生气,回头听说了这件事,自然故意说了句,“谁让大宋的江山姓赵呢?”

赵佶察觉出话里有猫腻,自然追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高俅装作说错话的样子,想要改口。

赵佶却骂道,“高俅,你可是泥腿子出身,我和你一起在大雨里踢球,你不要在朕面前耍心眼。”

高俅被怔住了。

主人就是主人,做奴才久了天生就害怕。

“坊间传言,如今大宋是二赵共同治理天下。”

“二赵?”

“一为大宋皇室,二为……”

“二为山东青州赵家?”

“正是。俅不敢有半句虚言,毕竟事关谣言的人可是当朝少师。”

“这事和德甫有什么关系?”

一听到德甫这个字眼,高俅感觉赵佶还是发自内心地信任赵明诚,于是就不敢再动歪心思。否则皇帝一起疑,把这事告诉赵明诚,赵明诚肯定会劝皇帝把自己给杀了。

“就是坊间传言,胡说八道,说少师厉害,如今大宋有今天,全靠少师。”

赵佶听了自然皱眉,“以后不要再听信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如果赵氏父子都不是忠臣了,那我大宋也就无人可用了。”

“是啊,是啊,还是官家有主见。不像奴才,听风就是雨。”

赵佶沉默了一会儿,慢慢道,“朕和赵明诚,可不仅仅是君臣的关系。他有经世报国的理想,朕只是承接天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