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 第481章 发展生产,建军大业(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1章 发展生产,建军大业(四)!

宋朝时,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已经十分发达,这也是文化璀璨和科举制度能够真正下沉到小地主的原因。

慕容复麾下的天工局,早就已经把铅字印刷术搞出来了,虽然是依靠水力和畜力印刷,但是印刷的效率大幅度上升,成本大幅度下降。

雕版印刷术所印刷的书,每一本书都要重新造雕版。

而造雕版的成本是很高的,必须要熟练工匠才行。

虽然活字印刷术早就诞生了,但是活字印刷术由于种种弊端,一直也就不是主流。

铅字印刷术却真正让活字印刷术成为了主流,字体更小,可以灵活排版,让报纸有了诞生的可能。

这个技术,说实话达到了后世民国到六七十年代的水平。

慕容复就知道,未来的着名通俗小说巨匠查良镛写作的时候,每天是雷打不动两千字,其中一千二百字是小说,八百字是社评,就这样还经常难产,需要排版工人去等待查良镛完稿。

这个排版工人,就是把铅字排版印刷的工人。

而另一位着名的通俗小说家倪匡,则非常夸张,是一个鬼畜选手,手写能日更过万,而且每日不间断。

便是放在网络时代,都属于是量大管饱的存在。

只是他字迹潦草,一般排版工人根本不认识他的字,而认识他的字的排版工人,工资往往会比别的排版工人高一些。

真理报的诞生,技术层次大抵就达到了查良镛和倪匡时代的水平,顶多是没有电力而已,但苏州水系繁多,用水力也是一样的。

这就让真理报具备了全国发行的可行性,可以发表社评,散文,诗歌,小说,载体丰富,一定能迅速占领市场。

当然,考虑到此时读书人的习惯,真理报和早期香港的报纸一样,都是竖排的。

不过读起来却是通俗易懂,因为慕容复不仅大量使用白话文,而且突破性的加入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大致和后世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号变成了[]号,因为[]号比“”号更加适合竖排。

慕容复手里的真理报,头版头条就是宣统小皇帝亲自写的讨伪帝檄文,算是一个政治声明。

其后,就是慕容复撰写的社评,题目是《炮打东京城,我的第一份真理报》,大大抨击了东京的伪帝赵佶,阐述了皇宋正统的重要性。

新闻板块,一则是报道了发生在中原的两帝三国战争,被概括为“中原大战”。

另一个重磅的新闻,就是“少室山惊变”,真理报完全站在慕容复的立场上,给玄慈和扫地僧的团伙定罪,报道了中原武林对于慕容复和宣统皇帝的拥护,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在上面,一个也跑不了。

而为了吸引读者,慕容复以“全庸”为笔名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也在其中连载,想必可以吸引不少中下层的读书人。

而高雅的内容也是有的。

慕容复吸纳的大宋官僚,全部丢入了学习班之中,学习《九藏》,其中对慕容复思想学习的比较好的官僚,就得以释放,加入了写作班,专职为慕容复写作,当舆论上的笔杆子。

他们创作的诗词歌赋,经过审查后,如果内容恰当,就放在真理报上刊登。

因为真理报是逍遥派的几位弟子负责,逍遥派的艺术造诣很高,所以配的插画那也是活灵活现。

总之,这份真理报堪称是雅俗共赏,属于这个时代无可匹敌的舆论大杀器。

“广陵啊,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不愧是唱跳俱佳还会作词作曲的选手,不错, 不错。”慕容复很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舆论的高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去占领。真理报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你要好好把关,多抨击丑恶,弘扬正气!”

康广陵和苟读心下都明白,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凡是有利于慕容复的,那就是正气,凡是不利于慕容复的,那就是丑恶”,当下连连称是,表示自己一定会为掌门人把控好舆论的走向。

慕容复很欣慰的离开了帝国通讯社,来到了太湖。

太湖上有个书院,是刚刚兴建的,就叫太湖书院,里面是关押大宋投降官僚的地方。

大部分官僚都在其中,被安排在学习班里,学习慕容复的《九藏》。

学得好,就能进入写作班。

在写作班里表现良好,通过了考察,就可以重新担当官员。

慕容复目前手下的知识分子是严重不够的,在他培养的祖国花朵茁壮成长起来以前,还是需要这些大宋官僚过渡一下的。

“宇宙之中是真有黑洞吗?”

“大抵真有吧,黑洞上居然有毛?”

“据说这是一个姓霍名金的贤者,在去一个叫洛丽岛的地方悟出来的,称之为黑洞有毛定律。”

“这个黑洞辐射理论也有些奇妙啊!”

“据传言,这霍金喜欢敬酒,还喜欢洛丽,但这洛丽究竟是何物呢?”

几个大宋的旧官僚,正在研究天文。

还有一些官僚,在研究历史文化。

“这些甲骨文,真是有趣啊,文字竟然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我已经看到了商人的甲骨文,据说有一个叫殷墟的地方,里面有大量的商朝甲骨青铜。”

“这《九藏》真是浩瀚无穷,非人力能够写书,莫非这世上真有明尊,是太一神,假慕容复之手,所创《九藏》吗?”

大宋的官僚是文人气最重的一届官僚。

他们起初被擒拿,是有些不服气的。

当然,真正铁骨铮铮扞卫皇宋的官僚,早就去九泉见太祖太宗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扭扭捏捏之徒。

他们被放进学习班,一开始是很抗拒的,直到看到了《九藏》。

这《九藏》的博大精深,实在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其中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农业冶金,帝王心术,三教九流,可以说是无一不包。

光是其中的数学之道,原本宋人文人觉得还算深奥的《九章算术》,竟然只是其中的入门级水平。

文人们一开始想驳斥《九藏》胡说八道,但渐渐发现,《九藏》的很多理论都可以验证,例如什么万有引力,大气压强,电磁效应......

他们便不知不觉沉迷其中,忘记了日月,颇有一种武林群众沉迷侠客岛武功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