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翰听着肖全的转述,知道了欧阳询的意思,只感慨了几句,便搁置一边了。

朝中在处置了梅氏一党后,元明帝终于没了掣肘,收拢了绝大多数权力,威望已经不容人挑衅(头铁喜欢骂人的言官不算)。

紧接着,便迎来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皇帝该大婚,迎娶皇后了。

其实元明帝早到了成婚的年纪,但之前他只是个藩王,势单力孤,永熙帝不喜,新庆帝不亲,谁也不会去多管闲事,他自己也没觉着有什么,于是便耽误了下来。

现在他登基做了皇帝,虽然说不上翻身农奴把歌唱,但已经贵为九五之尊,又没有正宫皇后,可不成了朝臣们眼里的香饽饽了。

于是大臣们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元明帝的后宫,争前恐后的推荐自己女儿、宗族的嫡女等等,其热忱的态度,比后世相亲角的大爷大妈有过之而无不及。

承恩公,谁不想做啊?

还有人瞧着肖翰,对他睥睨一笑。

这回就算你独得圣心,你也争不过我们了。

毕竟你没有女儿,我们有啊!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就算没有女儿,他们也比肖翰不过。

因为参选者多如牛毛,皇帝连画像都看不过来,这时候大臣的意见有显得尤为重要了。

至于哪个大臣,那还用说吗?

于是文武百官都来拉拢肖翰,那些刚刚嘲笑了肖翰的人,也把脸一抹,满面春风地来跟肖翰套近乎了。

肖翰:你刚刚嘲笑了我啊!

大臣摇头如拨浪鼓:没有,绝对没有!

其目的嘛,当然就一个——推销家族女子。

一时间肖府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肖翰不厌其烦,刚开始还应酬几个,后来干脆躲了起来,带着老婆孩子,还有爹娘,一起到郊外庄子上休假了。

请病假不上班了!

巴适得板!

太高兴了,连方言都整出来了。

而朝堂上的元明帝面对如狼似虎的百官们,头都大了。

他并不排斥成婚,反正都没见过,娶谁都一样,只是不想娶一个家族势力太大的,君不见梅氏一族的前车之鉴么?

但百官们口若悬河,热情如火,他实在招架不住,一问肖翰,他便扔了一句此乃皇帝圣心独断之事,然后就跑了。

元明帝没法,只得找到瑞王,请皇叔来主持此事,祸水东引,他自己落个轻快。

瑞王接到这烫手山芋,倒不觉得烫手了。

毕竟他是皇叔,辈分在那儿,再着他很少参与朝堂之事,闲云野鹤,偶尔出来说两句中肯的话,谁都不能不给面子。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

兵部尚书陈望的孙女陈氏为皇后,礼部侍郎邹衍之女邹氏、虎威将军常誉之女常氏为贵妃。

本来瑞王还想选刘裕昌长子刘睿德之女为妃,但刘裕昌知道后,赶忙给肖翰来信,让肖翰帮忙把他孙女给刷下去了。

想中选难,想落选就易如反掌了。

当然,肖翰这段时间的心思不在这上头,因为他院子里的土豆和红薯熟了。

半亩地,藤叶长得十分茂盛,肖翰自己还挖了几个出来。

嚯!

不愧是系统出品,那一个红薯,比他脑袋都大,足足有五六斤呢,眼看着这么几垄地,估计有一二千斤呢!

就连肖三郎和小张氏两个都惊叹,他俩前小半辈子都是在土里过的,自然知道这产量意味着什么!

肖翰拿了些来,进宫见元明帝来了。

元明帝听了大惊,看着桌上其貌不扬的土豆和红薯,确认道:“先生此话当真,果真能亩产三千斤吗?”

要知道现在大庆人的主食大多是粟米和大米为主,而粟米和大米的亩产能达到四百斤以上,都是丰收了,现在这什么东西能亩产三千斤?

这要是真的,日后大庆的粮食有了保证,再无饥馁,奠定了盛世的基础,他日史书工笔,他这个在位的皇帝,也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太兴奋了!

肖翰道:“回皇上的话,臣不敢妄言,臣在家中的园子里几分地,专门种植此二物,皇上不妨随臣前去一观。”

“甚好。”元明帝听到此等消息,哪里还坐得住,当即便让人准备车驾,往肖翰家去了。

在肖府的园子里,看见那一垄垄翠绿的藤蔓,便知好东西在下面藏着呢!

元明帝立即让随行来的御林军挖土,要看看这一块地能收多少上来。

御林军当即有些傻眼,他们挖土?

但皇帝的诏意就这样,那挖呗!

片刻后,他们就被嫌弃了。

肖翰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些莽子,一锄头下去,便挖烂一个,好端端的红薯土豆,却挖得惨不忍睹。

于是跟皇帝建议,换了自己家平时管理这几块地的家人来做,元明帝忙不迭同意了。

实在是他手下这些人太不中用,这些可都是宝贝啊,每每看见被挖烂,他都心疼不已。

十几个奴仆一起动手,两个时辰后,地里的土豆和红薯都被起完了,满满装了十好几筐,得有一二千斤了。

元明帝满心欢喜,看着还散发着泥土腥气的红薯和土豆,如获至宝。

“先生献上此物,乃不世之功,先生亦是我大庆之柱石也!”元明帝好不吝啬地夸赞肖翰。

肖翰拱手道:“此皆是皇上圣德感动天地,上天不过借臣之手,献上祥瑞,臣不敢居功。”

“先生还是这么谦虚,只是不知此二物怎样吃法,能否为百姓接受?”元明帝问道。

比如小麦日常消耗比重一直不能跟粟米相比,直到后来石磨的发明,才渐渐追了上来。

“皇上应该知道,臣家里是经营酒楼生意的,对饭食偶有心得。臣偶然间从藩客手里得到红薯和土豆,家中便没少钻研,还真试出了不少做法,也颇得家人喜欢。

今日臣特地让厨子好生做了席面,皇上不妨赏脸,在寒舍用膳,臣也能一一为皇上介绍。”

元明帝点头道:“好,朕还颇为想念先生家的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