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奭听说萧望之死了之后,表面上很悲伤,但是实际呢?
他并没有惩治逼死师傅的幕后推手,只是口头责问弘恭、石显等人,使其“免冠谢”而已,事后对他们宠信如故。
而从萧望之的死就能看出元帝政治上短视与低能,空怀匡正理想,而缺乏战略眼光与政治谋略。
毫无疑问的是,刘奭想推行自己的想法就必须将儒臣作为主要依靠力量。
然而元帝放纵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这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断臂膀。
而外戚、儒臣、宦官这三种势力角逐的最后宦官成为大赢家。
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弘恭当年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此后,中枢权力急剧失衡,向石显一方倾斜。
出于对石显的信任及自身健康原因,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
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
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
元帝虽为天子,权柄却握在石显手中,一切听任石显说了算。】
大秦:
嬴政随意的看向了扶苏问道:“从这里面,你学到了什么?”
扶苏沉默片刻,随后轻声说道:“做事必须一往无前,不能瞻前顾后。”
嬴政面无表情,不喜不悲的继续看向光幕。
这让扶苏心里更加忐忑了起来。
嬴政叹了口气,扶苏果然比不上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啊……
啧,看来只能靠自己的孙子了。
嬴政想到这里,心里已经对刘邦打起了主意。
以后这些后代……
都是他们大秦的皇帝!
……
大汉,未央宫:
“砰”
刘邦一脚踹翻几案:“他是傻子吗?!权力居然给一个宦官?!他到底脑子是怎么想的?!前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他是一点都没有学到是吧!”
吕雉瞥了一眼刘邦,没有说话。
刘邦一脸怒气的来回踱步,然后他看向萧何:“萧相,你可有不让宦官干政的法子?”
萧何:“……”
你当我是天上的神仙吗?
萧何无奈的对刘邦说道:“陛下,这光幕之中,应有类似的法子才是。”
刘邦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点了点头:“没错,必定如此!”
光幕继续播放着:
【公元前33年7月8日,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终年四十二岁。
葬于渭陵。
死后庙号“高宗”,谥号孝元皇帝。
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这个人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但是他的宠妃咱们很多现代人一定听过。
他的宠妃是一对赵氏姐妹。
姐姐赵飞燕,是的,就是那个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的赵飞燕。
刘骜这小子是一个很会装的人。
公元前47年四月,刘骜被立为太子。
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
有一次元帝急诏刘骜,他不敢横越驰道(皇帝专用道路),绕了一圈迟迟才面见元帝。
汉元帝知道了事情始末之后,非常的高兴,下令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驰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骜开始终日沉湎于玩乐,生母王皇后也不得元帝宠幸。
公元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竟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吊丧。
刘竟是汉元帝的幼弟,和刘骜游学一块长大。
汉元帝望见刘骜,想起了刘竟,于是他非常感动怀念刘竟,悲伤不能自止,但刘骜到了跟前却没有哀伤的表情,汉元帝很恼火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不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主人的呢!”
这意思就是说刘骜不配为人主。
汉元帝把这番话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曾被他诏令护佑太子的史丹,史丹脱下帽子向汉元帝谢罪说:“臣的确见陛下哀痛中山王,到了因为感伤而伤身的情况。但是早上太子准备进见的时候,臣私自嘱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罪在臣下,当死,请不要怪罪太子。”
汉元帝听后,责怪的意思才慢慢消解。
这实际上是史丹替刘骜背锅而已。
为什么?
史丹支持太子呗。
汉元帝没听出这背后的意思,最后果然还是让刘骜继任皇帝。
汉元帝刘奭驾崩之后的同年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
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篡国埋下了伏笔。
当然,王莽能够篡国还是得咱们得这位汉成帝配合的好啊。
要不是他不理朝政整天享乐,王莽也不会有机会不是。
当然,在上位之后,因为石显得地位很高,威胁到了黄权,所以汉成帝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权臣石显为长信中太仆,使其离开权力中心丧失实权,然后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联名上疏揭露石显及其党羽过去的罪恶。
于是石显被免官逐回家乡,死于中途,其党羽也纷纷被免官。
其次,汉成帝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
成帝继位之后,王凤首先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又迫使许皇后之父许嘉引退。
之后,王凤排挤丞相王商。
王商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而这也是一支活跃于元、成二帝朝堂上的外戚家族。
当时唯一能与王凤相抗衡的,就是王商。
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识见和能力,都不在王凤之下。两人在许多问题上议论不同,关系渐渐紧张。
王凤之后找到机会与外戚史丹合谋,派人秘密调查王商的隐私,又教唆频阳人耿定上疏诬陷王商。
汉成帝觉得难以查证,可是王凤坚持要查办,成帝无奈,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职务。
王商被免相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愤而死。
而其子弟亲戚有在宫中任职的,一律被赶出了长安城。至此,王凤专制朝政,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势力。
只能说……又一个霍光。
可惜,王凤可不是霍光,他也没有霍光的那个能力。
当然,讲王家王莽之前,咱们还是先看看刘骜这个成帝的一生吧……
也算是为王莽篡汉,打下背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