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在祭遵死后曾经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安得忧国奉公如祭征虏者乎!”
意思就是像祭遵这样忧国忧民为军奉献,表现出色的人以后不会再有了。
在隗嚣率军反扑夺回失地,大部分汉军皆退下陇山之时,只有祭遵,顶住了压力,顶住了隗嚣的反扑,将再上陇山的主动权帮刘秀始终拿在了手中,避免了再伐陇山时还要从头再打一遍这恶心的陇山地形的局面。
可以说,祭遵做出的功劳在整个第二次伐陇战役中,至少也是能够排上第二的。
至于第一是谁嘛……
别忘了,如果不是后院起火,刘秀已经把隗嚣弄死了,而且在他走之前已经给吴汉支招了,吴汉没听那怪谁?
有一说一,如果吴汉听了,裁掉兵力,粮食怎么都不会不够,兵力虽然少了,但是隗嚣的局面不会变啊,总归他还是只有一座孤城在那里嘛,拖都给他拖死了。
可惜吴汉没听啊。】
光武朝:
吴汉羞恼的满脸通红。
其他人看向吴汉的眼神也分外怪异。
邓禹,耿弇几人心里倒是松了口气。
有吴汉吸引注意力,那他们之前和刘秀因为光幕上的断袖之癖的调侃也就有了转移的空间了。
他们可不想被后人安上一个与皇帝有断袖之癖好的标签。
那比杀了他们还让他们难受。
【而与此同时,在祭遵走后没两天,隗嚣也去世了,史书记载死因是悲愤而死。
隗嚣为什么悲愤呢?
史书上说的是,隗嚣赶跑汉军收复失地后发现哪怕连自己这个土皇帝都只能吃些旧饭了。
也就是馊饭,隔夜饭。
嗯,那个时候应该没有重油重盐的吃法,所以应该也没有蛋炒饭,不然怎么也不会因为吃馊饭而悲愤而死。
哈哈哈,开个玩笑,很明显的是,隗嚣这个和刘秀一直对抗了数年之久的人的内心不可能那么脆弱。
要知道,隗嚣可是连自己的儿子送到刘秀这里之后,也依旧起兵对抗刘秀的主儿。
你跟我说这样的一个人物就因为吃了隔夜饭而悲愤而死有一说一我绝对不信。
我个人推测,吃馊饭应该只是诱因。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隗嚣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彻底没有了击败刘秀的可能,或者说,他已经失去了和刘秀继续争霸的资格了。
是,第二次陇西战争他隗嚣最后阶段绝地翻盘,击退了汉军,但是然后呢?
地盘回来了是没错,但是仅仅只有地盘是没用的。
你得有兵才能守住,而有兵就需要粮食,现在隗嚣都吃馊饭了那还有个锤子的粮食。
所以我个人推测隗嚣真正悲愤的应该是明白自己已经回天乏术,不可能再有和刘秀做过一场的机会才会悲愤而死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里仅仅是up主个人的一些猜测,真正的历史真相如何我们早已不可考证。
隗嚣死后,大将军王元、周宗等人拥立隗嚣之子隗纯上位。
刘秀这边,在一边征集粮草物资整备兵马之际,刘秀也把不听话的吴汉放一边去了。
不听话的人带着他干啥呢?给自己添堵吗?
这一次,刘秀任命来歙为总指挥,马援任来歙的副手,之后准备妥当,刘秀第三次向陇西发动了进攻。
来歙被点名任总指挥之后对刘秀上书说:“公孙述凭借陇西、天水作为屏蔽,所以才得以苟延残喘。
现在这二郡已经平定,那么公孙述就智尽计穷了。
我们现在应该进一步精选兵马,储积钱财粮食。
而从前赵地将帅多数是商人出身,汉高祖出重赏收买。现在西州刚破,士兵百姓疲顿饥饿,如果用钱财谷物招募,那么西州人就会汇集而来。
我知道国家所要供应的不是一处,费用不足,但是该用的时候不得不用啊。”
刘秀听完觉得他说得对。
不就是一些钱财吗?他刘秀从来都是十分舍得这些玩意儿的。
于是刘秀命人大规模征集转运粮食,下诏命令来歙率领征西大将军冯异、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进攻天水。
而眼看着隗家马上要完蛋,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的公孙述派遣部将赵匡等前往北地营救隗纯,随后隗氏在蜀军的帮助下在陇西高原上继续和汉军僵持了近一年。
终于在来年的34年7月,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终于彻底击破了西蜀的援军,阵前斩蜀将赵匡。然而同月,冯异也死在了军中,只能说身为将军死在军阵之中,冯异的一生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其实也挺浪漫的。
而刘秀在得到冯异病逝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扔下了所有的工作赶到了关中,并来到了陇山前线汧县,为自己的这位将军送上最后一程的同时,也稳定了军心。
而与此同时,刘秀还把寇恂带过来了。
为什么刘秀要把寇恂带过来呢?
刘秀让寇恂前往高平第一城去招降高峻。
为什么刘秀让寇恂去劝降呢?
因为寇恂这个人是真的太靠谱了。
从公元24年寇恂投刘秀开始,寇恂这么多年就一直在刘秀手底下负责管理后勤物资等事宜。
是不是很像西汉一个人?
是的,很像刘邦手底下的萧何。
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寇恂比萧何要优秀一些。
因为寇恂是能够上马打仗的。
公元26年,颍川骚动出现起义,寇恂被刘秀安排到颍川救火,寇恂刚到没多久,就平叛成功了,随后又把颍川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的人们称颍川为第二个河内。
27年,梁地骚动,刘永余孽死灰复燃再次举旗造反,寇恂于是成了汝南太守,一边平叛一边恢复民生。
虽然这么比不合适,但是寇恂治理的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水平,再加上其还有军事才能,战绩也是实打实的,因此,如果不是刘秀在光武中兴的过程中实在太耀眼,昆阳之战又实在太离谱,寇恂的名声应该知道的人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