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如烟起身,“左右都在后院里,我与离姐姐一起吧。”

秦墨自然无有不允。

辞别秦墨,二人一同下了楼,往李兰亭的居室走去。

柳如烟戴了面纱,一身素衣,的确一副养病的模样,即便当真撞上什么人,也是挑不出毛病的。

两人敲响李兰亭的房门,小憩的李兰亭很快拉开门出来。

“大人,柳小姐?”

李兰亭微愣,将二人请了进来。

进了门中,李兰亭请二人坐下,分别倒了茶。

这才询问离桑。

“大人这个时候来找我,可是有什么吩咐?”

离桑没有说话,只是将方才自己看的那张画取出来,放在桌上。

李兰亭拆开看了一下,面色骤然一僵。

“大人……”

离桑看着她,“我是该叫你李兰亭,还是宋玉瑶?”

年前的女子紧紧攥着手中的画像,眼眶迅速泛红。

她认命一般闭上眼,扑通一声跪在了离桑面前。

“兰亭并非有意欺瞒大人,只是一个早该死在流放路上的罪臣之女,实在不敢真名示人。”

“多谢大人助我为兄长洗脱冤屈,了却兰亭心愿。”

“大人放心,兰亭这便收拾东西离开国医府,绝不为大人惹麻烦……”

她漂泊三年,好不容易有了落脚的归处,却不曾想,也只是短暂的温暖宁静……

不该妄想太多,大人给她的,已经足够多了。

离桑抬手将她拉了起来,“说什么胡话,你若走了,我这么大个国医府,上哪去找如此能干的掌事?”

“怎么,说好的三年,你要抵赖不成?”

说话间,又示意李兰亭落座。

“你虽有所隐瞒,却也是出于无奈,情有可原。”

“我今起来,并没有要兴师问罪的意思,更不是要赶你走。”

李兰亭一愣,心中一阵阵发暖,顺着离桑的意思在她身边坐下。

“大人待我亲厚,兰亭怎会舍得离开?只是……我这身份,如今暴露出来,实在怕给夫人招来祸端。”

离桑摇头,“你既是我国医府的人,即便当真有什么祸事,自然也有我护着你。”

“更何况……”

“十年前你宋家一案,并非铁板钉钉,怕是另有隐情。”

李兰亭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她从未想过,会有人重提十年前的旧案,相信她宋家无辜。

“你既能还李兰序清白,就不曾考虑过,为宋家平反吗?”

李兰亭紧紧握住离桑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我宋家当真有可能洗清冤屈?”

她紧紧盯着离桑,生怕错过对方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怎么会不想,怎么可能不想?

她这些年,日日夜夜,没有一天不想还宋家清白,让自己能光明正大的行走在阳光下……

离桑郑重地点点头。

“当年你父亲的案件,与朝堂上的官爵买卖黑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父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极有可能是因为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受人构陷,遭此横祸。”

进门之后看了她许久的柳如烟也在一旁点头,“玉姐姐,我们都相信你,相信宋大人。”

她先前就觉得李兰亭面熟,只是很少打过照面。

如今终于找回些许幼时的熟稔,叫出这个亲昵的称呼。

一声玉姐姐,令李兰亭止不住的一阵晃神。

十年前,柳如烟还是个小豆丁的时候,便是这样叫她的。

李兰亭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声烟儿在嘴边,却终归未曾出口。

她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大人,柳小姐。”

“谢谢你们……”

她原以为,她这一生都要背负着罪臣之女的污名,苟且偷生。

却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一天,有人愿意相信宋家是被冤枉的,愿意为她家的事情奔走。

“能遇见大人,实乃我此生之幸。”

离桑挂着淡笑拍拍她的手。

“有你在,这国医府中我不知少费多少心思,遇见兰亭,也是我的幸事。”

“说起来,你为何会成了李兰序的妹妹?”

根据调查,李兰序的确从小就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妹妹。宋家十年前出事后,她又是怎么成为李兰序的呢?

李兰亭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翻涌的情绪,缓缓开口讲述起那段过往。

“当年宋家蒙冤,家破人亡。”

“流放途中遇见山匪,看守死的死逃的逃,我被山匪掳走,结识了同样被掳掠而来的兰亭。”

“我二人一同逃离,滚落山崖时都受了伤。”

说到这里,她语气稍微滞涩了一下。

“兰亭高烧不退,我背着她走了一夜的山路,也没能找到人救她。”

兰亭临死前,把绣了一半的香囊给她,那是她绣给兄长的,祝愿兄长及第高中。

兰亭嘱托她,帮她把那个香囊绣完。

还有,还有她母亲的棉衣,父亲的鞋底。

种了三年快要开的花,养了半年会生蛋的母鸡,好多好多做了一半的事,她舍不得,放不下,却又无能为力。

还好有宋玉瑶在,她可以把这些都交付给她,让她帮忙看着一点。

她说她有一个很厉害的哥哥,以后一定能考中状元,做个大官。

李兰亭是在宋玉瑶的怀里咽气的,死的时候很安详,絮絮叨叨的说起家里人,还说她要是没地方去,就去她家。

帮她孝顺父母,帮她看着哥哥出人头地,然后过过大小姐日子。

宋玉瑶背着李兰亭找了很久,才找到回家的路。

回到李家后,宋玉瑶一桩桩一件件的为李兰亭完成遗愿。

无论是李兰序的及第香囊,还是李家父母的衣裳鞋子,都有了两个人的针脚,看起来却又像一个人的。

接受不了女儿突然离世的消息,李母的神智渐渐不清醒起来,开始将宋玉瑶认做李兰亭,谁要提醒她便跟谁急眼。

李兰序与父亲商议过后,最终并没有给妹妹办葬礼,只在家附近的山间给她立了个坟,让宋玉瑶代替李兰亭继续活下来。

而那座坟上,写的是宋玉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