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不能忘却的197653 > 第8章 第二次战役(1)中国不会出兵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第二次战役(1)中国不会出兵的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历时48天。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给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重大的打击。

西线志愿军部队,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东线将敌阻于黄草岭一线。挫败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第一次战役为志愿军进一步作战提供了信心和有利条件。为了大规模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彻底扭转朝鲜战局,北京和志司迅速开始策划第二次战役。同时,第9兵团的入朝,也使得东线从次要战场变为重要的歼敌战场。

第二次战役分为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场。

东线在长津湖地区展开,这就是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残酷的长津湖战役。

而西线的战斗在清川江一带进行,因此第二次战役又被称为“清长之战”。

联合国军方面,麦克阿瑟加强了一线作战的力量,将在汉城的美军第25师和新到朝鲜的土耳其旅、英军第29旅调至西线,从美国本土调美军第3师至东线。

在前线的“联合国军”地面作战部队增至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团,计22万余人,比第一次战役增加8万多人,且主要是美英军队。敌空军也增加了2个新式喷气式战斗机联队,共拥有飞机1200余架,加上坦克900余辆。

由东西两线展开,西线由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指挥3个军8个师3个旅1个空降团,分左中右3路向中朝边境全力进犯;东线以美第10军率5个师向中朝边境全力进犯。

其中美军3个师沿长津湖向江界方向实施攻击,与西线第8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拟在朝鲜北部的江界以南会合,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朝北地区。另指挥南朝鲜第1军2个师沿东海岸向图们江边推进。

志愿军方面,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为加强我东线作战力量,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决定增调第9兵团入朝参战,全力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第9兵团3个军分别于11月7日、12日、19日由辑安、临江入朝。

我前线作战兵力得到极大增强,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为敌前线地面作战部队的1.72倍。其中东线敌9万余人,我15万余人;西线敌13万人,我23万余人。东西两线一线作战兵力对比,我军均占有一定优势。

11月4日,在第一次战役即将结束时,大将军根据敌人可能重新组织进攻和我军疲劳、粮弹供应困难等情况,致电那位伟人和中央军委,提出了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并依此作了迎敌再犯的部署。

11月8日,志司根据东西两线敌人进攻的态势,和中央关于下一步任务的指示,为粉碎敌人再犯企图,提出了“决于东西两线均采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之方针”。

11月9日,那位伟人回电同意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和部署,同时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战役我军的目标和任务:“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

为达成二次战役的战役目标,志愿军党委决心集中兵力,向敌实施反突击,力求歼敌至少六七个团,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扭转朝鲜战争形势。

“联合国军”这边,虽然遭遇了志愿军的迎头打击,但被歼灭的主要是韩军,美军主力未受大的损失,再加上对志愿军的兵力和实力并不清楚,因此,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并不放在心上。还是坚持通过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整个朝鲜的既定方针,并拟定了新的总攻势计划。

他准备先通过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查明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同时用航空兵摧毁与封锁我后方交通和补给线,并炸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

然后,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在朝鲜北部,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赶在鸭绿江冰封前攻占全朝鲜。

美国国内对中国大规模进入朝鲜,感到非常担忧。他们并不是害怕打不过中国,而是担心中国的参战会将苏联拖进来,到时候局势将难以控制,甚至有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美国总统杜鲁门感到非常紧张,询问麦克阿瑟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看法。对此,麦克阿瑟提出了两个观点:

首先,中国人不可能大规模进入朝鲜参战,因为在这个时间点参战毫无意义。如果中国真的有意保朝鲜,在美军仁川登陆时就会介入进来了。如今战火已经逼近鸭绿江,此时出兵能有什么作用?用小米加步枪,去对抗美军的飞机和坦克吗?

其次,退一步说,即便中国大规模参战入朝,仍然没有必要担忧。原因与前述相同,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综合国力,美国对中国都具有明显优势,完全是降维打击,绝不会对联合国军的推进速度产生任何影响。

他向杜鲁门郑重承诺:不必担心,看我如何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朝鲜战争。

美国人曾这样评价麦克阿瑟:“朝鲜战争前他是神话,朝鲜战争后成了笑话。”

事实上,麦克阿瑟的表演型人格,确实对朝鲜战争的进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大量的回忆录中,美国军政要员们一致指责是麦克阿瑟导致他们判断失误,以致美国陆军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败仗。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眼泪汪汪的说:“他总是把我们当成一群毛孩子。”

但公正地说,麦克阿瑟固然傲慢自大,然而美国的高层也同样是瞎子,他们闭起眼睛拒绝承认中国出兵这个残酷的现实,比他们后来痛骂的麦克阿瑟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麦克阿瑟承诺中国不会出兵,杜鲁门和华盛顿的高层们放下了心。他们虽然不喜欢麦克阿瑟这个人,但却对他的军事才能深信不疑。然而,仅仅一天之后,麦克阿瑟就让他们大为恼火。他竟然不向华盛顿报告,就想再次招惹中国人,他要去轰炸鸭绿江大桥!

11月5日,麦克阿瑟召见了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迈耶中将,对他说:“乔治,去炸掉鸭绿江大桥,把你所有能飞的飞机都派上,连续轰炸上两个星期。彻底摧毁敌人的所有交通运输,以及工厂、城市、村庄,全部都给我毁掉。”

斯特拉迈耶小心翼翼地向麦克阿瑟提醒,参联会早已下达的禁令,不准对距离满洲边境五英里以内的任何目标进行轰炸。立刻遭到麦克阿瑟的怒斥:“我是联合国军总司令,我只要求四个字——执行命令!”

斯特拉迈耶中将识趣地敬了个礼:“Yes,Sir”。

过了一天,麦克阿瑟才儿戏般的告诉了五角大楼,而此时,上千架美军战斗机,已经装满燃料和弹药,准备起飞了。而被麦克阿瑟训斥一番的斯特拉迈耶中将,直到机群起飞前三小时,才努力说服自己,鼓起勇气向远在华盛顿的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做了汇报。

华盛顿一下子炸了锅,鸭绿江大桥是一座界桥,有一半属于中国,麦克阿瑟竟然去轰炸它!两个小时不到,麦克阿瑟手中就拿到了参联会的回复,不仅重申了五英里禁令,还询问了他炸桥的理由。

“这些蠢货,我真不该当初允许他们从西点毕业。”麦克阿瑟一边看着电报,一边无奈地摇着头。或许是他脑中的梅毒病菌又在作祟(麦克阿瑟的私生活十分混乱,饱受梅毒困扰,一度被称作“梅毒司令”,正是梅毒侵入了他的脑部,才导致他晚年行为如此乖张),他随即满怀激情地向记者们发布了一则声明:“共产党竟让军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这是从人类战争以来,最令人生厌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

随后,他立刻又义正言辞的向华盛顿发出最强烈抗议:“无数的人员、物资,正通过鸭绿江上的一座座大桥,从中国东北源源不断地运到朝鲜,这使我们随时面临被全军覆灭的危险,阻止敌人增援唯一的方法,就是炸掉这些桥梁,并且还要对中国东北,所有支援中国军队进攻的设施,进行最大程度的破坏!

在我提出最严重抗议的同时,我将暂时停止攻击,遵循你们的指示……由于我认为你们的命令可能引发一场重大灾难,我希望立刻将事态的发展呈报总统。”

麦克阿瑟两天前刚向华盛顿保证,中国没有也不会出兵,仅仅两天后,他就改了口,宣称原本不会参战的中国军队,要全歼他的部队!真不像一个高级统帅应该有的样子,颠三倒四,出尔反尔。

这封抗议信立刻在华盛顿掀起轩然大波,谁也没料到麦克阿瑟的反应如此强烈,而且他完全推翻了自己在11月4日对敌军实力的评估,这让华盛顿震惊不已。

杜鲁门无法承担因不炸毁大桥,而导致麦克阿瑟的部队全军覆没的责任。他看着那封“抗议电报”,气得浑身发抖。痛骂了一阵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麦克阿瑟的轰炸计划。他一边哆嗦着签署轰炸命令,一边咬牙切齿。他确实拿麦克阿瑟没辙,作为总统,竟然被前线指挥官牵着鼻子走,杜鲁门快被气哭了。

“麦克阿瑟如果胜利倒也罢了,真要出了什么问题,他肯定会把责任推到我头上。是你不让我轰炸才会失败——他一定会这么说,他绝对会厚着脸皮这样说的!”

11月9日,总攻势计划得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这是美国高层,无奈之下做出的妥协。但他们给了麦克阿瑟一个无比荒诞的指示:“只允许轰炸鸭绿江大桥靠近朝鲜的一侧。”

这一命令后来成了整个美国空军的笑柄。

大规模轰炸正式展开。美军在两个周内,接连不断地出动上千架飞机,对北朝鲜进行狂轰滥炸。无数炸弹倾泻而下,将清川江以北的城镇、村庄、铁路、桥梁炸成了一片废墟。并对鸭绿江上的国际桥梁也重点进行轰炸,意图切断中国军队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补给通道,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大桥也未能幸免,中国境内的那一段桥梁同样被炸断。

大轰炸的那一天,发生了一件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的事件:一架美国空军的F-80战斗机在鸭绿江上空击落了一架苏联制造的米格-15战斗机。飞机是苏联的。

此时,中国同志们已经将美军逼退至清川江以南,看来美国人也并非不可战胜。若此时苏联不加以援助,恐怕会让人看轻几分。几天后,在莫斯科郊外的机场,一支由苏联空军中精选出的精英飞行员队伍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朝鲜战场。

率领他们的是苏联空军头号王牌、三次获得“苏联英雄”这个全苏最高荣誉的阔日杜布,在“二战”曾击落了62架德机。整个苏联只有三个人,三次荣获“苏联英雄”,阔日杜布是其中之一。

苏联空军入朝作战时有许多严格的禁令,比如不得出海、不得追击敌人、不得进入距离战线六十英里以内的区域,甚至还下令飞行时必须使用中文通话。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生死决斗中,哪有时间遵从命令,空战仅仅进行了两个星期,苏联飞行员们便集体决定违抗命令,开始在电台中用俄语进行交流。

师长阔日杜布生怕引起高层的训斥,多次怒骂率队作战的团长佩利亚耶夫上校。

最后,上校忍无可忍:“他妈的,你自己去打一仗试试!”

讽刺的是,杜鲁门同样也怕。所有曾与苏联飞行员交战过的美军士兵,一下飞机就遭到严厉的警告,要是将空中的遭遇泄露出去,将面临军法的惩处。

由于两国都不愿因此引发大规模的直接冲突,导致战争升级,双方对此都保持缄默。

在这场无法公开的战争中,苏联空军损失了345架飞机,超过200名飞行员阵亡,共击落了约980架美军飞机,而新成立的中国空军,也击落了330架。

苏联空军还诞生了一位在喷气式空战史上,战绩无人超越的王牌——苏联英雄佩利亚耶夫上校击落了23架美机,还击伤迫降了美军一架最新型的F-86战机,这是苏联最珍贵的战利品。

当时苏联空军也只能出动几架战机在鸭绿江上空对美军飞机进行偷袭,作战范围极其有限。后来,志愿军推进到三八线时,苏联空军依然不能飞越平壤,兵力最强时也不过两个师,飞机总数不超过三百架。他们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激励中朝两军的士气。毕竟,苏联也参战了!

11月9日,麦克阿瑟重新表现出乐观态度,向华盛顿宣称,自己有能力“阻止足够规模的增援部队,跨越鸭绿江”,因此中国军队对他的部队不会构成实质性威胁。

事实上此时鸭绿江已完全结冰,江面数百公里范围内,均可供车辆和人员通行,麦克阿瑟想通过空中轰炸封锁地面战场的计划因此化为泡影。

麦克阿瑟也向全世界喊出了他的计划,那就是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共投入13个师3个旅又1个团共22万人(主力置于西线),于11月24日分兵东西两线,开始大举进攻。

麦克阿瑟计划从西线和东线齐头并进的“钳形攻势”,最后在鸭绿江边会合,梦想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小伙子们都回国过圣诞。

11月13日,大将军在朝鲜北部的大榆洞,主持召开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会议总结了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对第二次战役的方针、任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部署。

会议决定“在我空军、炮兵、坦克尚未得到适当组成前,我军仍采取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并明确下一次战役仍“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将敌人诱至对我有利的战场加以歼灭。一方面可以缩短我运输线,大大减少志愿军的补给困难;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军对战场情况更加熟悉,便于更好摸清敌情;

再者,可使集中强大之敌,变得分散孤立,造成敌纵深力量的薄弱,便于我敌后穿插,寻机各个歼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