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不能忘却的197653 > 第39章 不听话的李承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战争久拖不决,美国承受巨大压力,在朝鲜战场上损失了超过10万名士兵,军费支出达150亿美元,间接开支超过800亿美元。此外,美国三分之一的陆军和二分之一的海空军长期陷于朝鲜战事,使其无力专注于与苏联争夺全球霸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寻求和志愿军停战。美国人急于离开朝鲜战争这个“泥潭”,在签订“停战协定”这件事情上,美国人的表现也比以往积极、主动。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加快了与中朝谈判的步伐。但李承晚却提出韩军单独北进。他向美国递交了“单独北进”的请愿书,说:“美国强加给我们的停战要求是卑鄙的。”

1953年2月22日,刚刚接手联合国军,就在上甘岭碰了钉子的最后一任联合国军司令马克·克拉克,亲自致信彭德怀,希望同中国商讨交换战俘事宜。克拉克提出双方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完成战俘和伤病员的交割,重新恢复停战和谈。

而在刚刚过去的1952年,战俘问题实际上是阻碍停战协议签订的最后一个问题。

克拉克的表态,意味着美国在停战谈判上的政策出现了巨大转向,当美国人服软之后,此时极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恢复经济发展的新中国,也同两年前一样,积极响应了美国人的和平诉求。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阻碍停战的因素也消失。

1953年4月底,“联合国军”在战场上总兵力已达120万人,中朝军队总兵力达180万人,其中志愿军20个军135万人,经过反登陆作战准备后阵地更为坚固,火力大大增强,作战物资充足,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战场形势对中朝军队愈来愈有利。

这时,停战谈判又已恢复,4月26日,中美终于重新坐回谈判桌,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出现久违的曙光。

但战争拖延下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朝军队为促进停战谈判顺利进行,改善阵地和锻炼部队,决定发起夏季进攻战役。

在作战指导上,志司采取“稳扎狠打,由小到大”的方针,并根据谈判需要,利用矛盾选择作战目标,确定打击重点。

5月13日至26日发动第一次进攻。

志愿军第60、第67、第23、第24军等,先后向各自预先选定的韩伪2师、伪9师、伪首都师、伪6师、伪8师、伪5师、伪20师及美军第3师等20个连排支撑点,攻击29次。共击退南朝鲜军两个班至两个营兵力的反冲击113次,毙伤俘4100余人。志愿军伤亡1608人。

5月27日至6月23日发动第二次进攻。

这时停战谈判有明显进展,唯南朝鲜当局仍继续阻挠,设置障碍。

5月27日,志愿军第60、第67军发起进攻,各攻占韩军约1个营阵地,并分别击退1个排至两个营兵力的反冲击数十次,共毙伤俘南朝鲜军4000余人。

6月7日,李承晚撤出参加开城谈判的韩国代表团。同一天,美国为防止苦心经营的停战谈判化为泡影,艾森豪威尔致信李承晚,以《共同防御条约》为诱饵,换取韩国放弃“单独北进”。

6月8日,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谈判,朝鲜停战谈判的战俘问题终于达成一致:规定在停战协议签署,正式生效的2个月时间内,互相遣返战俘,剩余不愿意被遣返的战俘,应交于瑞士、瑞典等战争中立国,按照相关国际公约进行执行和处理。

紧接着,中朝双方提出:应在停战协议签署后的90天内,以政治协商的方式,从朝鲜半岛撤离全部军队,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对于这一提议,美军非常赞同。

这个双方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终于画上了句号。

6月10日至15日,志愿军第60、第67军又先后对韩伪5、伪8两个师防守的北汉江东西阵地发动进攻,共攻占3个团阵地,歼其1.1万余人。

郑维山是随改编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入朝的。但是1952年6月,第20兵团的司令员杨成武回国养病,郑维山就调去20兵团做了代理司令员,是彭德怀亲自点的将,可见彭德怀对郑维山的器重。

郑维山刚到20兵团,就把20兵团阵地看了个遍。他发现敌军在金城地区利用883.7、949.2和十字架山三处制高点形成了一个突入我军阵地的楔子,敌军可以居高临下,持续对我军进行炮火袭扰。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郑维山决定拔除这根“楔子”,将金城这一突出部拉直。十字架山,也称座首洞南山,位于北汉江西岸,高663米,是敌人东线最坚固的阵地,防御体系极为严密,构筑有三层坑道和多重防御工事。

在一次作战会议上,郑维山将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决定运用我军的拿手好戏——潜伏。他观察到883.7高地上驻扎有敌军一个团,而敌阵前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他计划将第一攻击梯队的3000人和数十门火炮埋伏在此,缩短攻击距离,直接打掉敌军的加强团。

这让从国内入朝观战的许世友、杜义德、李天佑以及其他南京军事学院前来观战的的教员和学员都惊掉了下巴,会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要知道,这些教员、学员那都是经过大场面的高级指挥员,但对此作战方案还是感到惊讶,太大胆,太冒险!

郑维山的计划涉及将3000名战士隐藏在敌人眼皮底下,实施长达19小时的潜伏。这一策略的风险极高,因为敌军已经用凝固汽油弹烧光了潜伏区域的植被,使得大规模潜伏变得异常困难。而且,只要潜伏过程中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敌军就有可能发现。

就连许世友也被吓了一跳。一直都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许世友终于见识了和自己并称的郑维山有多大胆!

不过20兵团的战士们倒是跃跃欲试了,其中就包括了在第五次战役损失惨重,几乎覆没180师的60军。60军军长张祖谅,1952年10月接替了原60军军长韦杰,他知道,没有什么能比一场战役,更能够让一个遭遇低谷的部队翻身,他抢下了三个高地的两个,他还要将作战任务分配给重新组建的180师,让180师站起来!

而67军军长邱蔚,这可是狼牙山五壮士当时所在团的团长,自然不是善茬,现在这种仗打一场少一场,邱蔚说:“十字架山归我了,那里的一个团归我了!”

在即将布置作战方案的时候,电话响了,是志司打来的。电话那头想起了代司令邓华的声音:“志司考虑了你们的作战计划,志司认为攻打883.7和949.2两大高地的计划作战条件并不成熟,我们的意思是不要打,请你们考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郑维山铁了心,这一仗打定了!

郑维山知道,现在接任自己的杨勇司令和王平政委已经到达,自己这时候再来这么一仗,并不是很合乎情理,而且风险也极大,但是郑维山对自己的作战计划充满了信心,坚定地认为:“大潜伏,也是大冒险,敌军未必想到这一点。”

他甚至拍了桌子强调:“这一仗我必须打,错了我负责,杀头算我的!”

张祖谅说:“杀头算我一个!”

郑维山说:“有我一个就够了,你打好你的仗!”

1953年6月9日晚,郑维山下达命令,由张祖谅指挥60军180师的3000余名战士,共15个半步兵连,四个机炮连,秘密潜伏在距离敌人前沿仅200米的有利地形和树林中。到了10日凌晨4时,所有战士已完全隐藏在敌人面前。

6月的朝鲜气温极高,树林中充满了老鼠和蚊虫,但志愿军战士们毫无怨言,坚守了19小时,敌军依旧未发现。

1953年6月10日一大早,郑维山就带着许世友、杜义德及南京军事学院的将军教、学员们来到了距883.7高地不远的龙门山一探究竟。众将通过望远镜看了既定的潜伏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除了随风摇摆的树叶和草,什么没见着,其实郑维山的3000多精兵已经趁着昨晚的夜色潜伏过去了。

这也多亏了当时郑维山刚来的时候一道命令,保护好这里的植被,不要破坏,我将来有用!

众将什么也没发现,就问郑维山:“老郑,你是不是怕了,改变计划了?”

郑维山说:“笑话!今晚上请你们看好戏!”

1953年6月10日20:20,战斗打响了,早已潜伏到敌人门口的259门火炮排山倒海炸了一番,南朝鲜军以为没事了,纷纷爬出隐蔽体进入野战工事,这时候郑维山的炮火二度打来,这种“回锅肉”打法,志愿军各军都擅长,在朝鲜战场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郑维山给南朝鲜军准备了三重炮火,第三重便是火箭炮第21师的喀秋莎了,喀秋莎,此时已经是地面武器的王者,一轮喀秋莎的火炮下来,对面已然是冲天火海,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180师憋着劲呢!

他们要为第五次战役牺牲的兄弟们报仇,也要为180师打个翻身仗!虽然在朝鲜战场并不是百分百都是胜仗,但是像180师全师溃败的情况还不曾有啊。

随着炮火向敌方纵深延伸,潜伏的战士们突然从藏身地跃起,分成十三路对敌军各目标发起冲击。在这种突然的攻势面前,敌军陷入惊慌,纷纷溃退。负责此战的180师在之前的第五次战役中曾遭遇惨败,但郑维山坚定地相信180师能够翻身。这次战斗中,180师果然表现出色,仅用五十分钟就攻下了902.8、97和883.7高地,实现了大翻身。

天亮后,南朝鲜军大举反扑,美军意识到停战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若不能夺回这些高地,将永远失去。因此,美军调动韩军不断进攻。志愿军打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有了白天打仗的经验,180师及后续援军已经修好野战工事,南朝鲜军的十多次冲锋都被打退了。

只是坚持到中午的时候,弹药告急!本来打算只打两个团的,但是战事超出了预期,不过这也难不倒郑维山,敌机俯冲拉起的空当,足够郑维山安排坑道内装满弹药的汽车去前沿阵地了,那是九车弹药啊,够南朝鲜军受的!

南朝鲜疯狂反扑的同时,67军的邱蔚部忽然杀出,将韩军21团几乎全歼。“联合国军”所吹嘘的“京畿堡垒”被郑维山用1小时20分钟攻克。“联合国军”司令官震惊了,十字架山的阵地那可是模范阵地啊,80分钟,怎么才就被志愿军战士攻占了?

泰勒,美军公认的二战以后的最杰出将领,此时已经接手了因为“摊牌行动”解职的范佛里特,接替第八集团军司令,他决心要挽回面子。

泰勒指挥驰援十字架山的时候,郑维山的两个预备师,20兵团第二梯队的预备队已经向韩伪5师的949.2和1089.6阵地发起了猛攻。面对我军的猛攻,韩军彻底崩溃,北汉江的六座桥梁和所有船只被炸毁。

6月15日,敌军阵地被彻底攻克,突入我军阵地的“楔子”被完全拔除,战线得以平整。

在整个夏季反击战中,20兵团重创“联合国军”,歼敌1.4万人。

在十字架山战役中,郑维山巧妙设伏,占领了战略高地,为金城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同时将领地扩大了58平方公里。

同时,第23、第24、第46、第1军等四个军和人民军第3、第7两军团,也对预定目标发起攻击。

此次进攻,中朝军队对“联合国军”和韩军团以下兵力防守的51个阵地,发动65次进攻作战,对韩伪5、伪8两师以歼灭性打击,共毙伤俘4.1万余人,在北汉江两侧扩大阵地面积58平方公里.志愿军伤亡人。

6月15日,中朝方和美方,双方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顺利完成,停战工作正朝着双方预期的目标顺利推进,浴血厮杀了32个月之久的数百万人都翘首期盼停战的那一刻到来。

就在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之际,有一个人却打心眼里不愿意停战,这个人就是李承晚。他认为,只有将战争继续下去,将联军拖在半岛,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如泰山,为此,他开始利用一切手段破坏停战谈判,破坏已经达成的各项协议。

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李承晚的其人其事。

还是要从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脱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一度陷入混乱之中说起。此时美国与苏联约定以三八线为线,双方共同统治朝鲜半岛,互不侵扰,1945年10月16日,在国外积蓄力量的李承晚,选择回到朝鲜半岛夺权。

此前李承晚一直在美国漂泊,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与美国关系匪浅。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开始扶植李承晚,1948年,他成功当选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1950年,朝鲜宣称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朝鲜予以回击,双方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彼时韩国军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朝鲜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将李承晚的军队逼至海边。美国看到李承晚军队节节败退之后出手相助,韩国颓废的局势得以扭转。

那时候的李承晚,在韩国的名声并不好,众人都认为他是酒囊饭袋,对战争、国家建设一窍不通。尽管如此,李承晚的野心却路人皆知。作为韩国的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希望自己能够名垂青史,而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李承晚想要完全消灭北方政权,将韩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然而美国一直将韩国当成自己的傀儡政权,正因如此,美国与韩国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朝鲜战争后期,各个国家纷纷投入到战争圈子,中国也在其中。上甘岭战役之中,美国军队遭受了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战斗力大大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已久,收效甚微,综合考虑,美国希望自己可以从朝鲜战争中脱身。

朝鲜战争还在持续,美国已经多次向中国表示了和谈的请求。在美国人看来,如今韩国已经保住了自己的领土,韩国与朝鲜势力相当,双方谁也无法吞并谁,持续下去的战争除了消耗自己的国力之外没有任何的利益。

美国希望与朝鲜战争的各个参与国签订一个停战协议,如此各国都能够从这个泥淖之中抽身。然而李承晚不愿意从一统朝鲜半岛的迷梦中醒过来,他向美军做出保证,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

无奈之下,美国同韩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他们将大量的朝鲜军队的战俘送到韩国军营中,与此同时,美军将部分兵力借给韩国,因此朝鲜战争后期实质上是中国与韩国的对峙。

6月17日晚,李承晚集团在没有知会美国的情况下,突然在沧山、马山、釜山、尚武台四个战俘营,以就地释放为名,单方面宣布“释放”由南朝鲜军队看守的2.7万名北朝鲜战俘。

然后又以他们作为朝鲜人自愿参加南朝鲜军队为由,强行将这批战俘转变为南朝鲜控制下的人质,甚至把他们中的许多人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并号召他们“为解放整个半岛而战斗”,战俘遣返再起波澜。

10天前刚刚就战俘问题达成的协议墨迹未干就变成一张废纸,无数人耗费无数心力,打了两年口水仗才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

不但如此,李承晚还在媒体上公然叫嚣:“反对停战谈判”、“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李承晚的疯狂举动首先在联军内部就炸了锅,那些急着回家的各国士兵们群情激奋,许多人把印有李承晚照片的报纸放在地上踩,以表达不满。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甚至暗示美国换掉这个傀儡。

李承晚的独断专行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大为光火。

艾森豪威尔迅速向李承晚发出警告,指出他的行为给联合国司令部带来了极大的困境,并警告说,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将牺牲联合国精锐部队为韩国赢得的一切。

李承晚没有被吓住。

美国又决定为韩国扩充20个师,提供2亿到10亿美元援助,没想到李承晚却狮子大开口,一口气提出了四个苛刻条件,表示只有答应他的条件,南朝鲜方面才会继续回到谈判桌。

第一, 美国必须答应与南朝鲜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军要将海空力量留在南朝鲜;

第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限期、全部撤出朝鲜半岛;

第三, 必须彻底解除北朝鲜军队的武装,不允许北朝鲜保留一切武装力量;

第四, 不允许世界各国向北朝鲜提供任何支持。

李承晚的四个条件让美国人目瞪口呆,美国人非常清楚,志愿军方面根本不可能答应这四个条件,李承晚如此“狮子大开口”,明显是为了破坏停战谈判。

美国在此时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改变对南朝鲜的方针,白宫火速给出了几项计划,其内容包括在南朝鲜进行政变,推翻李承晚并扶持一个亲美政府;以及“联合国军”驻朝常态化,将南朝鲜变为一块美国军事托管地。

据悉,美军第八集团军曾经收到白宫的密令:如果李承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美军可对他采取拘捕措施。美国“中情局”也制定了一项暗杀政变计划,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暗杀李承晚。

6月19日,中朝联名向联合国军司令发出了一封长信。

美军战史对此信作出评论说:

他们提出了了好几个真正击中要害的问题,即联合国军司令部能够控制南朝鲜政府及其军队吗?如果不能的话,朝鲜停战协议还包括李承晚集团吗?

如果不包括李承晚集团,又怎样保证南朝鲜方面遵守停战协定呢?共产党方面有权要求对上述问题做出答复,但联合国军司令部方面根本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从战史中直白的记录就能看出美国人此时已经尴尬到了极点:他们一方面对李承晚的举动非常愤怒和不满,一方面又得强撑面子来勉强应付中国犀利的质问,而这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中国人所提的这些问题,美国人自己都很想要问。

为了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美国几乎是立即减少了对南朝鲜军队的供应,原本已经在路上,可以装备4个师的武器被喊停,弹药和石油供应也大幅减少。

1953年6月20日21时,志司致电中央:

根据当前形势,推迟停战签字至月底似乎更为有利。

为加深敌人内部矛盾,计划再次打击李承晚的伪军,消灭约一万五千名伪军(据邓华六月上半月报告,已消灭伪军一万五千人)。此意已告知邓华,安排妥当。拟定21日会见金首相,22日前往志司商讨停战后的各项安排。是否妥当,盼请指示。

第二天,中央复电表示同意,并指出:停战签字必须延期,具体延迟到何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决定。再歼灭一万多伪军,显得尤为重要。

志愿军为坚决打击南朝鲜当局阻挠停战谈判的行为,正式拉开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的帷幕。

金城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金城地区的三道防线,成功收复该区域,相当于在“联合国军”沿整个三八线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缺口,几乎将其拦腰斩断。

这是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战”,也是其中打得最为精彩的一场战斗。该战役由毛泽东、彭德怀、邓华和杨勇共同指挥,汇集了朝鲜战争中丰富的经验、战术与先进武器,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之作”和“收官之战”。

郑维山,作为20兵团的代理司令员,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当志愿军司令部下达“准备发起金城战役”的命令时,郑维山迅速拿出了早已筹划完备的作战方案:正面攻击,两翼突破。

正面进攻的任务,交给中央集团,(第67军、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两个团组成,配属炮兵2个团又5个营、反坦克歼击炮兵1个营、高射炮兵1个团又1个营、坦克1个连、工兵2个营)由第67军军长邱蔚、第54军军长丁盛、第67军政治委员旷伏兆、第54军政治委员谢明等指挥。

左右翼的穿插,则分别交给了东集团和西集团。

东集团(第60军、第68军第202师的1个团、第21军组成,配属炮兵3个营、高射炮兵1个营、工兵2个营)由第60军军长张祖谅指挥。

西集团(第68军(缺202师)和第54军第130师组成,配属炮兵2个团另8个营和4个连、反坦克歼击炮兵1个营、坦克1个连、高射炮兵1个团又1个营、工兵2个营又2个连)由第68军副军长宋玉琳、第54军副军长吴瑞山指挥。

第20兵团党委反复研究后,向志愿军总部上报了作战计划,并获得批准。

为了保证战役的顺利进行,志司将位于北汉江东岸的第21军划归第20兵团指挥,并为20兵团加强了炮兵第二师第28团、炮兵第30团一个营、火箭炮兵第201团,高射炮兵第601团以及反坦克炮兵三个连、工程师四个营,同时命令第九兵团第24军配合第20兵团作战,保证第20兵团的右翼安全。

这样,金城正面志愿军共有6个军,82毫米迫击炮以上火炮1483门,兵力对比志愿军以3:1占优,火炮对比以1.7比1占优。这是战争中最经典的钳形攻势,只要东西集团狠狠地突破进去,敌人将无路可逃。

由于在战前已经接到了调离20兵团的命令,郑维山在协助20兵团新任司令杨勇完成这个战役方案之后,便果断离去。志司有意劝郑维山留下协助杨勇指挥,郑维山说:“我在这,他不好放手指挥。”

策划了整个金城战役、并亲手为战役打出突破口的郑维山,就这样毫不留恋地离开了,把指挥棒和战果全部留给了战友。

要知道,这可是志愿军自五次战役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郑维山走的潇洒,因为他知道战友们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因为他知道,金城战役只有胜,不会败。

1953年7月底,郑维山回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9月,郑维山晋升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