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黄沙漫天。
宣威军大营外,一队骑兵正在操练。寒风中传来整齐的号令声,马蹄声,还有士兵们的呐喊声。
华千机站在中军大帐外,看着这些身着重甲的将士。他这次来宣威军,是应狄青将军的邀请,为军中将士改良军粮。
\"华医者。\"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华千机回头,只见狄青大步走来。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如电。
\"将军。\"华千机行礼。
\"进帐说话。\"狄青做了个手势。
帐内燃着炭火,驱散了些许寒意。狄青让人上了热茶,这才开口:
\"华医者,你可知我为何召你来?\"
\"是为了军中伙食?\"
\"不止,\"狄青说,\"这次叫你来,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他起身踱步到地图前:\"你看这里,西夏、契丹,还有吐蕃。这些年来,边境时常有摩擦。虽然朝廷与他们都有和约,但......\"
\"将军是担心......\"
\"战事随时可能爆发,\"狄青说,\"而一旦开战,最重要的就是军需补给。尤其是军粮。\"
他转身看着华千机:\"你在太医院任职,应该知道,军中伙食一直是个大问题。将士们风餐露宿,如果没有好的饮食补充,很容易生病。\"
华千机点头:\"确实如此。而且边境天气多变,粮食储存也是个难题。\"
\"正是!\"狄青说,\"所以我需要你帮个忙。\"
他从案几下取出一个木匣:\"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各种军粮方子,有些是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的,有些是从降兵口中得知的。\"
华千机接过木匣,只见里面装满了各种字迹的纸张,有汉文,也有胡人文字。
\"我想请你研究这些方子,\"狄青说,\"看看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既便于携带,又能保存时间长的军粮。\"
\"这......\"华千机翻看着方子,\"有些配方似乎很特别。\"
\"没错,\"狄青说,\"比如这个'胡麻饼',据说可以存放半年不坏。还有这个'羊肉脯',不仅耐储存,还能补充体力。\"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副将快步进帐:
\"将军,出事了!\"
\"什么事?\"狄青脸色一沉。
\"前哨营有多名将士突然腹痛呕吐,\"副将急声道,\"军医说可能是食物出了问题。\"
狄青转向华千机:\"华医者......\"
\"我这就去看看。\"华千机已经提起医箱。
前哨营就在大营东侧,一路上不时有士兵匆匆跑过。到了营地,只见十几名将士正躺在地上痛苦呻吟,脸色发青。
\"什么时候开始的?\"华千机一边查看病人一边问。
\"今早用膳后,\"军医说,\"起初只有两三个人不适,后来越来越多......\"
华千机检查了几位病人的症状,又查看了他们的餐具和剩余食物。
\"是这个,\"他指着一锅糜子粥,\"里面有霉变。\"
\"霉变?\"狄青皱眉,\"这批粮食是前天刚运到的。\"
华千机打开粮袋查看:\"果然有问题。这些粮食应该是在运输途中受潮了。\"
他取出一把糜子仔细观察:\"看这颜色,已经开始发霉。煮成粥后,毒素就散发出来了。\"
\"那现在......\"
\"我带了些草药,\"华千机说,\"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最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受潮的粮食都检查出来。\"
他一边配药一边解释:\"这种霉变很难察觉,如果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忽略。尤其是在行军途中,条件艰苦,更容易出问题。\"
狄青若有所思:\"所以你之前说,储存是个大问题......\"
\"正是,\"华千机说,\"尤其是在边境,天气多变。如果不能解决储存问题,即便有再多粮食也是枉然。\"
他给病人服下药后,转向狄青:\"将军,我想看看你们的粮仓。\"
粮仓在营地西侧,是几间木质房屋。华千机仔细检查了储存环境,又取样查看了各类粮食。
\"问题很大,\"他最后说,\"这样的储存方式根本不行。\"
\"怎么说?\"
\"首先是通风,\"华千机指着房顶,\"要开几个透气的天窗,让空气流通。其次是地面......\"
他敲了敲地板:\"太潮湿了。需要铺一层干草,隔绝水汽。另外,粮食不能直接堆放,要用木架垫高。\"
狄青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最重要的是,\"华千机说,\"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些我都明白,\"狄青说,\"但真正让我担心的是......\"
他压低声音:\"如果真的开战,行军途中要带大量粮食。那时候的储存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正说着,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个面容沧桑的老者,身着普通商人服饰,但举止间透着几分不凡。
\"杨老!\"狄青似乎认识他,快步相迎。
老者翻身下马,向狄青行了一礼:\"狄将军,多日不见。\"
\"快请进帐。\"狄青做了个手势,又对华千机说,\"华医者,这位是杨老,是我多年的故交。\"
进帐后,杨老直接开门见山:\"将军,西夏那边有动静了。\"
\"什么动静?\"
\"他们在暗中调集粮草,\"杨老说,\"而且找了不少西域商人,收购各种特制的干粮。\"
狄青眉头紧锁:\"果然要动手了......\"
\"不止如此,\"杨老取出一个油纸包,\"我在西域商人那里发现了这个。\"
他打开油纸,露出一块暗褐色的饼状物。
\"这是......\"华千机凑近查看。
\"西域军中常用的'铁饼',\"杨老说,\"可以存放一年不坏,而且补充体力的效果很好。\"
华千机仔细观察:\"原来如此,这是用特殊方法处理过的肉干和面粉......\"
\"没错,\"杨老说,\"西夏就是靠着这个,解决了行军补给的问题。\"
他看向狄青:\"将军,如果真的开战,这将是个大问题。\"
狄青沉思片刻,突然问华千机:\"你能不能研究出类似的东西?\"
\"这......\"华千机仔细思索,\"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我倒是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
\"与其完全照搬西域的方子,\"华千机说,\"不如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来改良。比如......\"
他取出几味药材:\"这是党参、黄芪,还有一些滋补的药材。如果能把这些合理添加到军粮中,不仅能解决储存问题,还能增强将士们的体力。\"
\"这倒是个好主意,\"杨老说,\"但关键是如何保存。\"
\"我看过将军给的那些方子,\"华千机说,\"里面有一个'封气法'很有意思。如果能把这个方法和药材配伍结合起来......\"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名斥候快步进帐,\"发现西夏细作!\"
\"在哪里?\"狄青问。
\"在粮仓附近,\"斥候说,\"已经抓住了。\"
杨老和狄青对视一眼,快步走出大帐。华千机也跟了出去。
粮仓外,几名士兵押着一个穿着商人打扮的男子。那人虽然被擒,却面不改色。
\"搜出了什么?\"狄青问。
\"回将军,\"士兵递上一个布包,\"发现这个。\"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些粉末和几张写着胡人文字的纸张。
华千机仔细查看粉末:\"这是......\"
\"是毒药,\"杨老接过话,\"西夏人惯用的'腐粮散'。撒在粮食上,可以加速霉变。\"
狄青脸色一沉:\"这么说,今天的事......\"
\"很可能就是他们干的,\"杨老说,\"这是他们常用的手段。在战前破坏敌军粮草。\"
华千机回想起早上的情况:\"难怪那些粮食会突然霉变。\"
\"带下去严加审问!\"狄青下令。
等士兵带走细作,杨老突然说:\"将军,看来时间不多了。\"
\"是啊,\"狄青说,\"如果西夏已经开始行动,战事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要早。\"
他转向华千机:\"华医者,军粮的事就拜托你了。\"
\"将军放心,\"华千机说,\"我一定尽快......\"
\"等等,\"杨老突然开口,\"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他看了看四周:\"这事关系重大,还是进帐再说。\"
回到大帐,杨老从怀中取出一个青铜小匣:\"这是我们杨家的传家之物。\"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卷泛黄的羊皮纸。
\"这是......\"华千机接过羊皮纸。
\"我们杨家军的军粮秘方,\"杨老说,\"是我太祖杨业将军留下的。\"
华千机小心展开羊皮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图样。
\"这些年来,\"杨老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今天见到华医者,我觉得时机到了。\"
华千机仔细研读羊皮纸上的内容,越看越是惊讶:\"这真是......\"
\"怎么样?\"杨老问。
\"太精妙了!\"华千机说,\"这里面不仅有制作方法,还有养护之法,甚至连行军途中如何调配都写得很详细。\"
他指着图样:\"您看这个'层叠封存法',用油纸多层包裹,中间还要加入驱虫的药材。这样可以防潮防蛀,保存时间更长。\"
\"没错,\"杨老说,\"当年我太祖在幽州镇守时,就是靠这个法子,解决了边军的补给问题。\"
他抚摸着羊皮纸,眼中流露出追忆之色:\"那时候,边境战事频繁,补给线常常被切断。但我们杨家军从来没有因为粮草问题影响作战。\"
狄青也凑过来看:\"这里还记载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是的,\"华千机说,\"比如这个'铁骑饼',是专门为骑兵设计的。不仅便于携带,还特别添加了一些补气养血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抵抗风寒。\"
他又指着另一处:\"还有这个'夜行粮',是为夜间行军准备的。里面加入了能提神醒脑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保持清醒。\"
\"确实神妙,\"狄青赞叹,\"难怪杨家军当年战无不胜。\"
\"不止如此,\"华千机继续研读,\"这里面还有很多独特的见解。比如说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配方,针对不同地域改变制作方法......\"
杨老点头:\"这就是我要托付给你的原因。这些方子不仅是简单的制作方法,更包含了我们杨家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
他看向狄青:\"将军,如今西夏虎视眈眈,我们不能让先辈的智慧埋没。华医者医术精湛,又懂得养生之道,由他来继承和发展这些方子,再合适不过。\"
狄青深以为然:\"确实如此。不过......\"
他转向华千机:\"这份重任,你可愿意接下?\"
华千机郑重行礼:\"能继承杨家军的衣钵,是晚辈的荣幸。我一定尽心钻研,不负先贤期望。\"
\"好!\"杨老欣慰地说,\"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他压低声音:\"这些方子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华千机问。
杨老指着羊皮纸的背面:\"你看这些暗纹。\"
华千机将羊皮纸对着烛光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一些几乎看不见的细小文字。
\"这是......\"
\"这是我太祖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杨老说,\"他说中原迟早会面临三次大劫。第一次在幽云,第二次在河北,第三次......\"
他顿了顿:\"第三次将是最大的劫难,整个中原都会陷入战火。\"
狄青脸色一变:\"幽云之劫已经应验了,就是去年的辽人南侵。河北之劫......\"
\"很可能就是即将来临的西夏之战,\"杨老说,\"所以我必须把这些方子传下去。因为到了第三次大劫时,军粮补给将是最关键的问题。\"
华千机仔细辨认那些暗纹:\"这里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没错,\"杨老说,\"这些都是针对特殊情况准备的。比如这个'千里粮',是专门为长途奔袭设计的。还有这个'耐战饼',可以让将士们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更久。\"
他神色凝重:\"我太祖说,这些方子到了第三次大劫时会派上大用。但具体如何使用,就要靠后人去摸索了。\"
狄青若有所思:\"所以你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方子传出来......\"
\"是的,\"杨老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华医者不仅要继承这些方子,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等到第三次大劫来临时,我们才能有充分的准备。\"
华千机深感责任重大:\"杨老放心,我一定会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
\"还有一件事,\"杨老说,\"这些方子也可以用来救济灾民。我太祖说,大劫之前必有天灾。到时候,这些方子就是救命的良方。\"
他站起身,郑重地说:\"华医者,我们杨家将这些方子传了几代人,就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能发扬光大的继承者。今天遇到你,我觉得是天意。\"
华千机跪下行礼:\"晚辈定当尽心竭力,继承发扬杨家军的这份宝贵遗产。\"
\"好!\"杨老扶起他,\"从今天起,这些方子就是你的了。至于如何运用,就看你的选择了。\"
夜色渐深,营帐外传来换岗的号角声。华千机抚摸着羊皮纸,感受到了一种跨越百年的责任和使命。
他知道,自己接下的不仅是一些军粮方子,更是一份关乎千万将士生死、百姓安危的重托。
而这,或许就是他在太医院时常常思考的问题:医者,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心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