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欧阳修的醉翁亭中飘着淡淡的茶香。
这位当朝知名文人正与华千机对坐品茶。案几上摆着几本史册,还有一份刚刚誊写完的《食经》。
\"华医者,\"欧阳修放下茶杯,\"你可知这《食经》为何要放在史部,而不是子部?\"
华千机思索片刻:\"难道是因为饮食与历史有关?\"
\"不止如何,\"欧阳修捻须微笑,\"饮食本身就是历史。你且看这卷《汉食志》,记载的不仅是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翻开书页:\"比如这里记载的'太官珍馐',看似只是宫廷菜品,实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气象。用料之奢,正是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的写照。\"
华千机若有所悟:\"所以前朝太医院也要记录各种食谱?\"
\"正是,\"欧阳修说,\"御医不仅要医人,更要通过饮食了解时代。一个朝代的兴衰,往往先从饮食习惯的变化中显现。\"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比如近年来,西域商队带来的香料越来越多,这看似是饮食口味的变化,实则反映了边境贸易的繁荣。然而......\"
\"然而什么?\"
\"过分追求奢靡之味,往往是衰落的征兆,\"欧阳修叹息,\"历史一再证明这一点。\"
华千机想起最近太医院收到的进贡方子,确实多是些珍奇异味。
\"欧阳大人的意思是......\"
\"治大国如烹小鲜,\"欧阳修说,\"这句话的深意,不止在于治国之道,更在于观察之术。一个太医,要能从饮食变化中看出朝代的脉象。\"
他重新坐下:\"说起这个,我倒想请教华医者一事。\"
\"大人请说。\"
\"最近我在编撰一部史书,\"欧阳修说,\"想在其中专门开设一个《食货志》,记录各朝饮食变迁。不知华医者可愿相助?\"
华千机一惊:\"下官何德何能......\"
\"你在太医院日日经手各种方子,\"欧阳修说,\"比我更了解饮食的变化。而且你精通医理,能从养生的角度解读这些变化。\"
他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我近日整理的一些资料,你且看看。\"
华千机接过一看,只见上面详细记载了各朝各代的饮食特点,从民间小吃到宫廷珍馐,无不详尽。更难得的是,每段记载后都附有详细的考证和分析。
\"大人对饮食之道如此了解?\"
\"这哪里比得上你,\"欧阳修笑道,\"我不过是以史家的眼光去观察。真正懂得饮食之道的,还是你们这些医者。\"
\"说起太医院的方子,\"华千机说,\"近来确实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
\"哦?\"欧阳修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比如这个,\"华千机从袖中取出一张方子,\"这是最近进贡的'九转回魂汤',用料都是西域奇珍。但仔细研究,其实是把我们传统的'护命汤'改头换面。\"
欧阳修接过细看:\"这倒有意思。为何要这样改?\"
\"表面上是为了显得新奇,\"华千机说,\"但我觉得背后另有用意。\"
\"什么用意?\"
\"这些改良方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华千机说,\"就是加入了大量西域香料。这些香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容易让人上瘾,\"华千机压低声音,\"长期服用,会对这些香料产生依赖。\"
欧阳修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有人在刻意制造这种依赖?\"
\"正是,\"华千机说,\"而且不止是宫中,连市面上的食铺也开始大量使用这些香料。\"
\"所以你觉得这是一个局?\"
\"大人应该知道,\"华千机说,\"这些香料都掌握在西域商人手中。如果真的造成依赖......\"
\"那整个汴京的饮食命脉就都受制于人了,\"欧阳修若有所思,\"难怪你说要从饮食看出朝代的脉象。\"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说起这个,我倒想起一件事。你知道当年安禄山之乱前后,长安城的饮食有什么变化吗?\"
华千机摇头。
\"根据史料记载,\"欧阳修说,\"那时候长安城突然流行一种胡食,用料极其奢靡。而供应这些食材的,正是安禄山的商队。\"
\"您是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欧阳修意味深长地说,\"当年安禄山用美食收买人心,最后酿成大祸。如今......\"
他没说完,但华千机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所以我要编这部《食货志》,\"欧阳修说,\"不仅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为了警示后人。美食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大人觉得,现在该怎么办?\"
\"太医院是关键,\"欧阳修说,\"你们要严格把控进贡的方子,尤其是那些改良配方。另外......\"
他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古籍:\"这是我收藏的《唐食录》,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长安城的饮食变化。你拿去参考,或许能从中找到应对之策。\"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欧阳大人,\"一个书童进来禀报,\"范大人派人送来一封信。\"
欧阳修接过信,略一查看,脸色微变。
\"怎么了?\"华千机问。
\"范公说,\"欧阳修压低声音,\"西夏进贡的那批香料有问题。\"
\"什么问题?\"
\"太医院的几个医官查验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欧阳修说,\"幸好发现得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华千机心中一惊:难道那些香料暗藏玄机?
\"不止如此,\"欧阳修继续说,\"范公还发现,这批香料的来源很可疑。表面上是西夏进贡,实则是经过了好几道转手。\"
\"转手?\"
\"最初的来源,\"欧阳修说,\"竟然是西域的毒龙谷!\"
华千机倒吸一口冷气。他想起之前司马光提到过,毒龙谷擅长用各种奇毒,而且最近已经渗透进了汴京城。
\"范公怀疑,\"欧阳修说,\"这些香料可能暗含剧毒。而且是一种很特别的毒......\"
\"什么毒?\"
\"能影响人的心志,\"欧阳修说,\"中毒者表面上没什么异常,但会变得容易冲动,失去判断力。\"
华千机突然想起什么:\"所以最近朝中争执不断,大臣之间剑拔弩张......\"
\"正是!\"欧阳修说,\"这哪里是什么政见分歧,分明是中毒的征兆!\"
他翻开《唐食录》:\"你看这里记载,当年长安城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朝中大臣突然之间争执不断,原本和睦的关系迅速恶化。后来才发现,是因为饮食中被人下了'心魔散'。\"
\"心魔散?\"
\"一种能扰乱心智的毒药,\"欧阳修说,\"最厉害的是,中毒的人会变得疑神疑鬼,甚至主动攻击身边的人。\"
\"这不就是......\"
\"没错,跟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欧阳修说,\"他们这是想重演当年的戏码啊!\"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欧阳大人!\"书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事不好了!太医院......\"
\"怎么了?\"欧阳修和华千机同时站起。
\"太医院的几位医官突然发狂,\"书童喘着气说,\"正在大殿内打斗!\"
\"什么?\"华千机脸色大变,\"是谁?\"
\"是查验香料的那几位,\"书童说,\"他们突然之间就......\"
不等说完,华千机已经冲出了门。欧阳修紧随其后。
\"等等!\"欧阳修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古籍,\"这是《药理秘要》,里面记载了解'心魔散'的方子!\"
一路疾行,华千机一边翻看书页一边思索。按书中所说,\"心魔散\"最厉害的是会让人失去理智,但并非没有破解之法。
\"这毒的特点是由香气入脑,\"他一边走一边说,\"所以要用同样的方式解毒。\"
\"你有办法?\"欧阳修问。
\"有!\"华千机说,\"太医院藏有一批'清心香',是专门用来安神定气的。如果能用它来熏蒸......\"
话未说完,太医院已经到了眼前。只见大殿内一片混乱,几个平日温文尔雅的医官正疯狂地互相厮打,旁边的人想拉都拉不住。
\"快!\"华千机冲进药房,取出几包\"清心香\",\"点燃它们,布置在殿内四角!\"
几个小厮手忙脚乱地按他说的做了。很快,一股淡雅的香气在殿内弥漫。
渐渐地,那些发狂的医官开始平静下来。
\"这是......\"一个医官茫然地看着四周,\"我刚才......\"
\"诸位不必惊慌,\"华千机说,\"是香料中的毒气所致。现在已经没事了。\"
欧阳修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华医者,你这个办法......\"
\"是从《唐食录》中得到的启发,\"华千机说,\"既然他们能用香气伤人,我们就能用香气救人。\"
\"妙!\"欧阳修赞叹,\"这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以香制香啊!\"
这时,一个老医官走过来:\"华医者,那批香料......\"
\"先封存起来,\"华千机说,\"另外,最近进贡的所有香料都要重新检查。\"
\"那些已经送进宫的......\"
\"我这就去禀报太后,\"欧阳修说,\"请她下令彻查。\"
危机虽然解除,但华千机心中却越发沉重。他知道,这次的事件绝非偶然,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的开始。
太医院平静下来后,欧阳修和华千机来到了药库。
\"这批香料,\"华千机仔细检查着包装,\"每个包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
欧阳修凑近看:\"这是......\"
\"西域商号的印记,\"华千机说,\"但仔细看,这印记下面似乎还有别的痕迹。\"
他用小刀轻轻刮开表面的印记,下面果然露出一个不同的标记。
\"这是......\"欧阳修倒吸一口冷气,\"二十年前的'仙客居'的标记!\"
\"仙客居?\"华千机疑惑地问。
欧阳修的声音变得凝重:\"那是二十年前最大的一起毒案的起源地。当时有个西域商人在汴京开了这家店,专卖各种香料。后来发现这些香料都暗藏剧毒,酿成大祸。\"
\"出了什么事?\"
\"当时的礼部侍郎查出了此事,\"欧阳修说,\"准备上奏弹劾。结果第二天,他就暴毙家中。验尸时发现,他是死于一种闻所未闻的奇毒。\"
华千机心中一动:\"那个商人呢?\"
\"逃走了,\"欧阳修说,\"但最奇怪的是,他逃走前,仙客居里的所有香料和账册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时查案的官员认为,一定有人暗中相助。\"
\"会是谁?\"
\"没人知道,\"欧阳修说,\"但从那以后,朝中确实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支持西域商人。这些年来,他们不断把持香料贸易,渐渐形成了垄断。\"
华千机若有所思:\"所以这次的香料......\"
\"很可能就是二十年前那批货的延续,\"欧阳修说,\"他们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可以重施故技的机会。\"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小厮匆匆跑来:
\"华医者,刚才发狂的几位医官,想起了一些事!\"
两人快步来到大殿。只见那几位医官正在激动地议论。
\"我想起来了,\"一个医官说,\"查验香料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黑影在角落里鬼祟地晃动。当时还以为是眼花......\"
\"我也看到了!\"另一个医官说,\"那人好像在往香料里撒什么粉末。\"
\"什么时候的事?\"华千机问。
\"就在今天早上,\"医官说,\"而且我记得那人穿着......\"
话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殿外的地上躺着一个人,是太医院的守卫。
\"怎么回事?\"华千机快步上前。
\"我...我看到......\"守卫喘着气说,\"看到一个人从药库的窗户翻出去,想拦住他,却被他打晕......\"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守卫说,\"那人好像是冲着这批香料来的。\"
华千机和欧阳修对视一眼,立即赶往药库。
果然,药库的窗户大开,地上散落着几包香料,还有一本破旧的账册。
\"这是......\"华千机拾起账册。
\"小心!\"欧阳修突然喊道,\"账册上有毒!\"
华千机急忙放下,仔细一看,果然在账册的书页上发现了一层细微的粉末。
\"这手法......\"欧阳修说,\"和二十年前那个案子一模一样!当时那个礼部侍郎,就是因为翻看了类似的账册中毒的。\"
华千机打开药箱,取出几味解毒的药材,用纱布包裹着小心翻开账册。
\"这是......\"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凝重,\"仙客居的账目!\"
欧阳修凑上前:\"上面记载了什么?\"
\"都是些交易记录,\"华千机说,\"但最重要的是这几页......\"
他指着账册中间的几页:\"这里记载了一个叫'玄霜'的组织。他们专门经营各种奇毒,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他们在朝中有内应,\"华千机说,\"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为他们打通关节。\"
正说着,一封信从账册中掉出来。
华千机小心地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名单。
\"这些人......\"欧阳修看着名单,脸色大变,\"都是二十年来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大臣!\"
\"不止如此,\"华千机说,\"你看这些标记,红色的表示已经被他们收买,蓝色的是准备下手的目标。而最上面这个人......\"
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
因为这个名字太过惊人:赵允初,当朝太师!
\"难怪......\"欧阳修喃喃道,\"难怪这些年来,但凡查到西域商人的案子,最后都不了了之。原来是有人在暗中......\"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来,\"太师来了!\"
华千机和欧阳修迅速对视一眼。欧阳修立即将账册和名单藏入袖中。
脚步声越来越近,只见赵太师在一群官员的簇拥下大步走来。他虽已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听说太医院出了乱子?\"赵太师的声音浑厚有力。
\"回太师的话,\"华千机上前行礼,\"是查验香料时出了些意外,但已经控制住了。\"
\"哦?\"赵太师的目光在药库内扫视,\"出了什么意外?\"
\"是几位医官突然感到不适,\"华千机说,\"可能是香料中含有一些刺激性的成分......\"
\"区区香料,能让太医院的医官都把持不住?\"赵太师冷笑,\"华医者,你这个解释,未免太过牵强了吧?\"
华千机心中一凛,却见欧阳修上前一步:
\"太师有所不知,这批香料颇为特别。老夫作为史官,倒想请教太师一事。\"
\"欧阳大人请说。\"
\"二十年前,可曾有过类似的案子?\"欧阳修意味深长地问。
赵太师的眼神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如常:\"二十年前......哦,欧阳大人说的是'仙客居'那个案子?\"
\"正是,\"欧阳修说,\"当时的礼部侍郎查出了许多内情,可惜还未来得及上奏,就......\"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赵太师打断他,\"欧阳大人何必旧事重提?\"
\"非是重提,\"欧阳修说,\"只是今日之事,与当年何其相似。太师以为,这世上会有如此巧合吗?\"
空气一时凝固。赵太师的目光在欧阳修和华千机之间来回扫视。
\"欧阳大人,\"赵太师缓缓开口,\"你是在暗示什么?\"
\"下官不敢,\"欧阳修拱手,\"只是作为史官,有责任记录这些巧合。\"
他说到\"巧合\"二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赵太师的脸色变得阴沉:\"欧阳大人是在怀疑本官?\"
\"岂敢,\"欧阳修不慌不忙,\"只是这批香料的来源,还请太师明察。\"
\"这......\"赵太师正要说什么,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范仲淹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大步走来。
\"范大人?\"赵太师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
\"有要事禀报,\"范仲淹不慌不忙,\"刚才接到边关急报,说是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队。\"
\"什么商队?\"
\"一个来自西域的商队,\"范仲淹说,\"他们携带了大量香料,准备进贡朝廷。但在边关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赵太师的脸色微微变了:\"发现了什么?\"
\"一些账册,\"范仲淹从袖中取出几本册子,\"记载了这二十年来,西域商人与朝中某些大臣的来往。\"
欧阳修和华千机对视一眼:这是要摊牌了!
\"范大人,\"赵太师强作镇定,\"这种事,是不是该先私下......\"
\"私下?\"范仲淹冷笑,\"就像二十年前那样?让这些证据再次神秘消失?\"
\"你......\"赵太师脸色大变,\"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的可多了,\"范仲淹说,\"比如当年礼部侍郎是怎么死的,比如'玄霜'组织的真实身份,再比如......\"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再比如,太师大人这些年来是如何暗中策划这一切的!\"
赵太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诸位大人......\"他环顾四周,突然大喊,\"来人!\"
但是没有人应声。
\"别喊了,\"范仲淹说,\"你安插在太医院的那些人,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
这时,包拯带着一队官兵出现在门口。
\"赵太师,\"包拯沉声道,\"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你这些年来,不仅暗中勾结西域商人,更是利用职权,在朝中布下了一张大网。\"
\"证据?\"赵太师突然狞笑,\"就凭几本账册?\"
\"不止是账册,\"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老者缓步走来。
\"皇叔!\"赵太师惊呼。
皇叔赵德昭缓步走到众人面前。他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允初啊,\"皇叔叹息道,\"你真以为这二十年的事,能永远瞒住吗?\"
\"皇叔,\"赵太师的声音有些颤抖,\"您...您都知道了?\"
\"不只是知道,\"皇叔说,\"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暗中调查。\"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陈旧的玉佩:\"还记得这个吗?\"
赵太师看到玉佩,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这是......\"
\"这是当年礼部侍郎临终前交给我的,\"皇叔说,\"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就把所有证据都暗中转交给我。\"
华千机等人这才注意到,那玉佩的背面刻着细密的文字。
\"二十年前,\"皇叔继续说,\"你勾结西域商人,想要通过控制香料贸易来谋取私利。礼部侍郎发现后,你就指使'玄霜'组织的人下毒害死了他。\"
\"这......\"赵太师想辩解。
\"但你不知道的是,\"皇叔打断他,\"他在死前已经写下了所有真相。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为什么是现在?\"欧阳修问。
\"因为他们变得太急躁了,\"皇叔说,\"为了扩大势力,他们开始铤而走险。这次想要在太医院下手,就是一个明证。\"
他转向华千机:\"这次多亏了华医者,及时发现了香料中的毒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叔......\"赵太师突然跪下,\"臣知错了!只要您......\"
\"晚了,\"皇叔摇头,\"这二十年来,不知有多少忠良因你而死。今日,就该还他们一个公道!\"
他对包拯点头示意。
包拯上前,取出令牌:\"赵太师,你勾结外敌,谋害朝臣,罪证确凿。现奉圣旨,将你收押......\"
就在这时,赵太师突然暴起,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瓶,就要往嘴里倒。
\"拦住他!\"范仲淹大喊。
华千机眼疾手快,一把打落小瓶。瓶中的药粉洒在地上,瞬间腐蚀出一个深坑。
\"这是......\"欧阳修倒吸一口冷气。
\"毒龙谷的'化骨散',\"华千机说,\"中者立毙,尸骨全无。\"
\"你输了,\"皇叔对赵太师说,\"这次,你再也逃不掉了。\"
天色已近傍晚,太医院终于恢复了平静。
赵太师被押入大牢,他的党羽也都被一一缉拿。那些藏在各处的毒香料被销毁,账册则由史官府收录存档。
华千机和欧阳修重回醉翁亭,看着案上还未凉透的茶水,恍如隔世。
\"这一切,\"华千机感叹,\"来得太突然了。\"
\"不,\"欧阳修说,\"这是必然的结果。正如你说的,从饮食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当权贵们开始利用美食来谋取私利时,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他取出那本《唐食录》:\"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安史之乱前,长安城也是如此。奢靡的饮食背后,往往藏着巨大的阴谋。\"
\"所以您要编撰《食货志》?\"
\"正是,\"欧阳修说,\"我要把这些教训都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饮食不仅关系到百姓生计,更关系到国家安危。\"
他沉思片刻:\"你可知道范公为何会在今天现身?\"
\"难道......\"
\"他早就查到了一些线索,\"欧阳修说,\"但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次太医院的事,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那皇叔......\"
\"皇叔更是深谋远虑,\"欧阳修说,\"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在暗中布局。今天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华千机若有所思:\"这么说,我们查验香料......\"
\"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欧阳修说,\"他们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证实香料的毒性。而你,正好担任了这个角色。\"
\"那接下来......\"
\"太医院需要整顿,\"欧阳修说,\"而这个重任,很可能就要落在你身上了。\"
\"我?\"华千机吃惊。
\"你年轻有为,医术高明,\"欧阳修说,\"更重要的是,你懂得从饮食中看出天下大势。这正是太医院最需要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你知道为什么我要和你谈这么久吗?\"
\"请指教。\"
\"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懂得医食之道的人,\"欧阳修说,\"不是为了权势,不是为了私利,而是真正为了天下苍生。\"
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欧阳修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大。
\"记住今天的事,\"他说,\"它不仅是一个案子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华千机望着夕阳,心中涌起万千感慨。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的使命不仅是一个医者,更肩负着守护朝廷和百姓的重任。
而这,正是他在《食经》中读到的那句话:医食同源,利国利民。
夜幕降临,点点灯火在汴京城次第亮起。一个新的篇章,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