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迷务雾重重
吴学政的语气有些沉重,眉宇间带着几分担忧,欲言又止。林尘放下手中的书卷,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人,属下暗中走访了几处偏远地区的学府,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吴学政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有些地方的学堂破败不堪,甚至连一套完整的教材都没有,更别提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了。新教育制度在这些地方,几乎形同虚设。”
谢婉听到这里,秀眉微蹙,担忧地问道:“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已经拨下专款用于教育改革了吗?”
“夫人有所不知,”吴学政叹了口气,“朝廷的拨款虽然及时,但层层下发,真正到达地方的已经所剩无几。而且,一些地方官员并不重视教育,甚至将教育经费用作他途……”
林尘听罢,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他知道,贪污腐败一直是朝廷治理的顽疾,却没想到竟然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如果不能根治这个问题,他的教育改革计划就如同空中楼阁,根本无法真正落地生根。
“大人,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教育改革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谢婉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你说的没错,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尘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教育资源调配小组,负责统筹和分配全国的教育资源。这个小组由他亲自领导,成员包括户部、吏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一些在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和地方官。
“大人,这个办法好!”谢婉赞同地说道,“有了专门的小组负责,相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林尘点了点头,随即提笔写下了一道道命令,派人分别送往户部、吏部等部门,以及各地学府。他深知,这场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坚信,只有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
然而,林尘和谢婉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改革举措,却在暗中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一些保守派官员和地方势力,开始对他们的改革感到不满,暗中串联,准备伺机而动……
“孙太傅,您看此事该如何应对?”
昏暗的书房内,檀香袅袅升起,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孙太傅身着深色官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对面坐着一位面色阴沉的中年官员,正是对林尘的改革颇有微词的吏部侍郎。
“孙太傅,您看此事该如何应对?那林尘的改革步步紧逼,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被他架空了!”吏部侍郎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焦虑和不满。
孙太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莫急,那林尘锋芒毕露,改革又如此激进,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老夫听说,他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做派强硬,得罪了不少地方官员,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翌日早朝,气氛格外凝重。孙太傅不顾年迈,毅然站了出来,声称收到不少地方官员的举报,控诉林尘和谢婉以改革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将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到自己人手中,导致地方教育资源更加匮乏。
“皇上,林大人和谢夫人虽是一片好心,但这改革也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啊!”孙太傅声情并茂,说得不少官员都开始议论纷纷,对林尘的改革产生了怀疑。
林尘面色平静,他知道这是孙太傅在故意发难,但他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一份份调查报告,一一驳斥了孙太傅的指控,并列举了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双方你来我往,在朝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清瘦老者从人群中走出,正是民间颇有名望的教育家李秀才。
李秀才向皇上行礼后,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草民这些日子也一直在关注着教育改革,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最后停留在林尘身上,“草民发现,那些散布谣言、阻挠改革的人,似乎都与一个神秘势力有关联……”
李秀才将自己暗中调查到的线索递给了林尘,并附耳低语了几句:“大人,此事牵扯甚广,还请务必小心谨慎,那神秘势力……”
林尘握着手中的纸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
李秀才的话语在林尘耳边回响,他眉头紧锁,翻看着手中的纸条。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小字,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决绝。上面记载了几个地方官员的名字,以及他们与某个神秘商会的往来记录。
";看来这教育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啊。";林尘将纸条递给身旁的谢婉,轻声说道。
谢婉接过纸条,仔细阅读后,秀眉微蹙:";这些官员大多负责地方教育资源的调配,他们与这商会勾结,莫非……";
";没错,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给商会,换取利益,而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只能接受残羹冷炙。";林尘眼中闪过一丝怒火,这些贪官污吏,为了私利,竟然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简直罪无可恕!
";阿尘,我们一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谢婉握紧拳头,义愤填膺地说道。
为了查清真相,林尘和谢婉决定深入调查。他们微服私访,走访了几个受教育资源不公影响严重的地区,与当地百姓交谈,收集证据。一路上,他们亲眼目睹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残酷现实,也听到了百姓们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控诉,更加坚定了他们改革的决心。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林尘在拜访一位老友时,意外发现了一封密信。这封信是孙太傅写给那神秘商会的,信中言语隐晦,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们之间的勾结,以及对林尘改革的阻挠。
";果然是他!";林尘握着信纸,眼中寒光闪烁。他早就怀疑孙太傅与此事有关,如今终于找到了证据。
林尘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他决定立刻将证据呈交皇上,揭露孙太傅的真面目。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进宫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大人,宫里来人了!”门外传来侍卫急促的声音。林尘眸光一凛,将密信藏入暗格,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书房的门。
门外,一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正神情严肃地等候着。“林大人,奉皇上口谕,请您即刻进宫一趟。”锦衣卫语气冰冷,不容置疑。林尘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来人,心中暗道,皇上深夜召见,恐怕并非寻常之事。
他回头看了一眼谢婉,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婉儿,等我回来。”谢婉心中隐隐不安,却也知道此时不宜多言,只得默默点头。
皇宫内,灯火通明。御书房内,气氛却格外凝重。皇上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封奏折,正是弹劾林尘贪污受贿的罪证!
“林尘,你可知罪?!”皇上的声音如同闷雷般在书房内炸响。
林尘心中一惊,立刻跪下,“臣冤枉!臣一心为国为民,绝无半点贪污腐败!”
“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皇上将手中的奏折扔到林尘面前,怒火冲冲地说道,“你看看,这些都是你收受贿赂的证据,你还有什么话说?!”
林尘拿起奏折,仔细翻阅起来。奏折上详细记录了他与那神秘商会的来往,以及他收受贿赂的具体数额。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甚至还有他的私人印章作为证据。
“这不可能!这都是伪造的!”林尘脸色铁青,他从未与那商会的人有过任何金钱往来,更别提收受贿赂了。
“来人啊,将林尘押入天牢,严加看管!”皇上怒喝一声,不再给林尘任何辩解的机会。
两名侍卫上前,将林尘押了下去。林尘无力地挣扎着,他知道自己落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但他却百口莫辩。
“皇上,臣有证据证明林大人是清白的!”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谢婉不顾阻拦,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