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次考古活动,是由浙省文物保护局方面,直接联系周建军所在的研究所请求协助,所以整个研究所对这一次的考古任务也是十分的慎重。
研究所里开了几次会议后,鉴于周建军的身体状况、原本是打算让另外一位王姓教授负责全权协助浙省方面展开这次考古任务的。
可周建军作为研究所里资历最老、现场考古经验最为丰富的老教授,还是主动请缨参与到这次考古协助任务当中。
研究所协商后,决定让那位王姓教授负责带队赶往位于浙西南的考古现场进行现场协助,周建军则负责带队,根据从考古现场送回来的那一批文物、现场记录等等东西,在后方提供理论和学术方面的协助。
一次考古活动,绝非单单只像是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那样、一群考古工作者,穿着工装、拿着放大镜和小铁锹、小刷子和小铲子蹲在土坑里小心翼翼的把尘封在土坑当中数百年、甚至于数千年的各式各样的文物给挖掘出来,实际上每一次考古,除了要尽快挖掘保护文物之外,往往还需弄清楚这些文物的年代背景、以及这些文物背后代表的历史。
就比如,唐宋时期的古墓当中,特别是一些王公贵胄、皇亲国戚的大墓里头出土的墓志铭以及墓室当中的彩绘、浮雕这些东西,除了能让我们知晓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还能让我们通过这些东西,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到墓主人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究竟是什么样、和各种史料书籍当中所记载的是否存在很多的出入,甚至于能通过这些东西,解开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谜团。
所以,任何一次考古活动,现场文物的挖掘和保护固然重要,和事后、包括事先学术性方面的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周建军作为研究所的老牌教授,一辈子都扑在了考古事业上,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是比旁人知晓的更加清楚。
虽然周建军也很想亲自奔赴考古现场,可在接下研究所分配的任务后,周建军还是立马带人争分夺秒的对那一批从考古现场送到研究所的文物和现场资料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谁曾想,这一研究,却是让周建军发现了问题。
根据浙省文物保护局之前提供的信息来看,那处位于浙西南的历史遗迹,应当是前清时期一位大官的宗祠和陵墓,可周建军却在那一批从考古现场直接送达研究所的文物当中,发现了几件元明时期的东西。
至于为何说元明时期,而没有一个确凿的年代评定,是因为周建军一开始也以为那一批文物大都是前清时期的,也许再一次又一次的详细研究后,周建军才发现了端倪。
可即便发现了端倪,周建军一时之间,也没办法确定,那几件不属于前清时期的具体属于哪个年代,只能够大概知晓,应当是元明时期的物件。
听到这儿,我和Alice都是不由一愣,周建军作为研究所的老牌教授,几乎是大半辈子都扑在了考古事业上,他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对各种文物的鉴别手准,不敢说全国是蝎子尾巴上那独一份儿的存在,可也绝对是中流砥柱、泰山北斗的存在了。
按理来说,不要说只是前清时期历史遗迹,就算是更加久远,前秦时期的东西,周建军也断然不会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一点细微的出入,顿时让我和Alice都感觉这一次的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在哪一批从考古现场第一时间送到研究所的文物当中发现了几件颇有端倪的物件儿,周建军兴致更浓了,开始连夜研究其了那几件不属于前清时期的物件。
然而周建军这一研究,问题又来了。
一开始啊,周建军凭借大半辈子的考古经验和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大概推断那几件不属于前清时期的物件儿,应当是更早一点的元明时期的东西。
可周建军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却在其中一个物件上,发现了一串很神秘的文字。
作为研究所的老牌教授,周建军虽然谈不上古文字方面的专家,可对古文字的破译和解读,周建军也有相当的火候。
在发现那一串神秘文字后,周建军立马就确定,那是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古文字。
要说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上下五千年的时光,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孕育而出的文明是何等璀璨,绝非是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评头论足的。
从仓颉造字开始,单单文字而言,就不千余种,在商周时期,篆刻于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就已经形成了具体化的文字体系,而在甲骨文之前,还有不下数十种已经被发现的象形文字,其中彝族的彝文、纳西族的纳西文还有水族的水书包括土家族的古文字,其存在年代,都在甲骨文之前,甚至于彝族的彝文和纳西族的纳西文,到现在依旧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尽管保存下来的那一部分,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可凭此也足以证明,在华夏爱这片土地上、孕育而出的文明,是何等绚烂多彩。
商周之后、春秋时期文字形式更加繁多复杂了,七国争霸那段时期,几乎是各国都有各自的文字。
始皇帝嬴政横扫七国、一统天下后,虽说确定了小篆为通用文字,可并未废除以往另外国家的文字和钱币这些东西。
再加上华夏这块土地上,民族众多,几乎是各民族都有自己专属文字。
不夸张的说,华夏上下五千年,所孕育出的文明,绝对是位居全世界第一的。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简体字,可以说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字这一领域的凝练后的产物了。
也许现在我们所用的汉字,不算是世界上最难以掌握的一门语言,可它绝对是这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一门语言和文字了,一模一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场景下、甚至于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所代表的意思,都完全是不一样,它不像是英文那样,你好就代表着你好。
而周建军在那件文物上发现的那串文字,属于最早期的一种象形文字,可又不是目前所发现过的象形文字当中的一种。
这个发现,让周建军也是更加捉摸不透了,因为浙省文物局送过来的档案和各种资料当中明确指出,在浙西南发现的那处遗迹,就是前清时期的。
可眼下,这前清时期的历史遗迹当中,却挖掘出了元明时期的文物,而在那元明时期的文物,又发现了一种十分古老、而且在此之前从未被发现过的古文字。
要说这种情况,周建军扑在考古事业上大半辈子,也并非是没有遇到过,特别是在晋察冀、陕甘一带,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地方有两座全然不同的大墓。
甚至于在同一块地方,埋藏着十几座不同时期的古墓,而且往往都是大墓之下还埋着古墓。
说起来这种情况,和古人笃信风水,下葬讲究风水宝地还有莫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这旧时候封建王朝,几乎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死后下葬,都要寻那有龙脉所在的上佳风水宝地,就连王宫贵胄死后也要挑选一处风水宝地。
虽然从风水上来说,的确有龙脉的存在,可这龙脉的数量也有限,并非是无穷无尽的,风水术起源道教,而道家有九为极致,从一到九恒生万物的说法,所以其实在风水上有一种说法,就是普天之下,不管大龙、小龙,所有的龙脉加起来不会超过九九之数。
既然这龙脉的数量有限,那称得上龙穴宝地的地方自然也是有限的,可你在看历史上出现过的封建王朝有多少,又出过多少皇帝、再往下又有多少皇亲国戚、王公贵胄,自然就没那么多风水宝地给这些王公贵胄、帝王将相来下葬了,所以就出现了,一处风水宝地,很可能埋了多座大墓的情况。
一开始,周建军也以为是遇到了这种情况,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周建军也有些激动,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就代表着在浙西南发现的那处前清时期的宗祠大墓之下,也许还藏着元明时期、甚至于更久远时期的另外一座大墓,这绝对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之后周建军一边急忙给浙西南那边去了一封电报,阐明了自己的发现和猜测,要求现场那边进一步详细勘探,同时周建军也更加争分夺秒的研究起了那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古文字。
在翻越对比了大量已经发现的古文字记录档案后,周建军确定这是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象形文字。
想要破解一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的象形古文字,其难度不可谓不大,饶是周建军是正儿八经的考古教授,一时之间也是束手无策,周建军又联系了四九城好几位专研古文字的专家前来共同研究那些象形古文字。
结果,得出一个结论,那出土于浙西南那处考古现场的古文字,不是历史上曾广泛使用过的文字,而是某个宗教之内使用的一种古文字。
带有宗教色彩的古文字?
这在考古上,绝对算是极其罕见的发现,周建军大惊之余,更加来了兴致。
终于周建军把目光转向了那卷从浙西南考古现场第一时间送回来的录音带上。
可就在周建军播放了那段录音后,却发现那卷录音带里头,声音格外嘈杂,像是有人在说话,可说的话却是听不懂,可那话也不像是某种外国语言,而是正儿八经的汉话,可就是那每一个音节、发音都叫人听了觉得很奇怪,既熟悉又陌生、可按理来说考古现场的,都是考古工作人员,说的话至多也就是带一些方言腔调、怎么可能听不懂呢?
然而事情还没结束,就在周建军听完那段录音,愈发觉得奇怪的时候,由那位王姓教授带队的考古技术支援队,在赶赴浙西南考古现场后,却是突然间失去了联系。
考古队失联之前,还曾向研究所发过求救的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