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强国梦 > 卷三:崭露头第216章 给鞑子一个教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卷三:崭露头第216章 给鞑子一个教训

占领大凌河的国防军只是在城里草草的清理一遍战场就休息了,一天的行军战斗也消耗了极大的体力。

第二天,就是正月二十四日早晨,太阳刚刚出来,城上的观察哨就传来急报,说是有一支大约五六千人的鞑子兵冲到了城下。

朱万武安排的每一面城墙上都有一个排警戒,南面城墙在攻城时打开的豁口处增加一个排守卫,并没有去修复城墙。

朱万武来到城墙上观察时,鞑子们已经发现了这个豁口,正在向这里聚集队伍,看来可能要发动进攻。

朱万武也来了兴致,如果不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鞑子,他们也不能老老实实的撤兵。于是他发出命令,只要敌军不进攻就暂时不要开火,要打就要打狠一点。

他调来营属的特务排、火炮排都安排在这个缺口处,自己警卫连的三廷轻机枪和狙击手、步枪手也都调来。新装备的4年式膛线枪、轻机枪还没有参加过像样的战斗,就让他们在这里开开荤。

在城里豁口的正面的位置上安排仅有的两门20直射炮,准备散弹,他们是最后一道保险,一旦其他火力顶不住,两门直射炮就用散弹射击。

豁口的两侧安排两挺轻机枪,他们是杀敌的主力,此外再安排一个排的普通火力,一个排有八门掷弹筒,全部打散弹,其他的就是左轮步枪和盾牌了,还有一些喷子。

豁口的宽度差不多有10米,安排的这些火力足够的猛,多少骑兵也冲不进来。

城墙上安排三挺机枪,4门82迫击炮、狙击手,还有朱万武卫队里的18支新式步枪。南面城墙在豁口的两侧各有一个排的守卫兵力。

这边忙忙碌碌的安排兵力,城外的鞑子也很积极,他们觉得这个豁口是个太好的机会,生怕守军堵上,所以很快就安排了进攻。

鞑子们也知道花皮的火炮厉害,因此,他们的大队人马躲得很远,差不多有五里之外。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已经在82炮击跑的射程之内了,只是没有开火罢了。

因为是冲击豁口,鞑子们觉得机会难得,所以第一次冲锋就是一千人的马队。

冲锋的马队开始小跑着离开的大队,冲锋开始了。

“只有步枪在进入射程后可以开火,其他武器都要等我的命令!”尽管事先已经下达了命令,朱万武还是重复了一遍。

鞑子的马队开始加速了,直直的奔向城墙的豁口而来,在所有步枪中朱万武的卫队装备的新式四年膛线枪射程最远,有效射程300米,都没有安装瞄准镜,只是机械瞄准,打得又是快速移动的骑兵,命中率不会太高。但是它用的是79短步枪弹,杀伤力可是比左轮步枪大多了。

狙击步枪和四年式步枪首先开火了,“砰!砰!”的枪声响了起来。四年步枪的弹仓容量五发,没有自动上弹功能,打一枪要拉一下枪栓。18支步枪的头一轮齐射就有三个鞑子落马,从射击效果来看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十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千匹马的打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等到四年步枪第二轮射击时,左轮步枪也加入了战团,马匹的速度很快,一瞬间就进入了100米之内,有的鞑子已经弓箭在手,准备放箭了。弓箭射程一般是50米左右,鞑子都是老兵,明白射早了没有用。

“所有武器开火!”朱万武及时的下达了命令,不能让鞑子的弓箭射出来。随着军号的吹响,火炮,轻机枪同时开火。

城头上的一个连有两挺轻机枪,加上卫队的一挺一共是三挺轻机枪,掷弹筒20多门,这是打击骑兵的主要力量。仅有的四门82迫击炮的任务是轰击后面没有参与冲锋的大队人马。

“轰!轰!轰!”火炮的加入,使轰鸣声提高了一个档次。掷弹筒打出的全部是标准炮弹,并没有使用散弹。这是因为掷弹筒射击散弹需要放平射击角度,这是有限度的,总要有一个仰角,否则后坐力无法释放。位于城墙之上,居高临下,这个角度是放不下去的,对天空射击散弹冲击力小没有作用,所以只好射击标准的开花弹。

炮兵打骑兵的效果要好于打步兵,原因是骑兵高大,目标大,地面上爆炸的炮弹皮更容易杀伤。这20多门掷弹筒和三挺轻机枪就成了打骑兵的主力。

在机枪、火炮的打击下鞑子的骑兵开始大量的伤亡,每一颗炮弹都能杀伤一两名骑兵,轻机枪的每一次点射都有一个鞑子落马。成片的鞑子兵开始摔落马下,倒地的鞑子即便没有死也会被后面的马队踩成肉酱。倒地的马匹也会绊倒后面的骑兵,一时间马队大乱。

“注意躲避弓箭!盾牌注意防护!”各级军官在不断的提醒着,鞑子的弓箭还是很厉害的。

终于有箭矢射到了城墙上,所幸密度不大,国防军的士兵一般只是露出头部,头上都带着钢盔,人员很分散,没有扎堆的。所以极少有伤亡。

冲锋的马队很惨,后队也好不到那里去,82迫击炮轰击的是后队人马。

前面冲击的马队受到的打击,后面观战的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已经失败了,传说中的花皮厉害一点不假。

鞑子的头领带着大队正在观战,正在指挥者准备下令收兵撤退之时,“轰!轰!”的炮弹就砸了下来,*在后队中爆炸了。第一轮遭受打击的定然是旗帜最多的地方,也就是鞑子的指挥中心。最高指挥的将领炸死还是没有炸死结果都是一样的——部队失去了指挥,没有了指挥的部队遭到猛烈的炮击就只有溃散了,四散奔逃是唯一的结果。

四门炮,平均射速每分钟超过20发,一分钟就可以打出80到100发炮弹,在目视距离*击,打得有准又快,那里人多、旗帜多就往那里打。密集的人群、队形更便于炮击。每一枚炮弹落下都爆出一团火球,纷飞的铁屑石头造成大量的杀伤。

前面冲锋的骑兵并不知道后面的情况,虽然混乱还是向前猛冲,后金的八旗兵军纪也是很严厉的,没有命令后撤就是死!尽管一千骑兵已经损失的大半,剩下的还是勇往直前,猛烈的冲击终于到达了豁口处。豁口后面的机枪,步枪也打响了。

最厉害的是那八门平射的掷弹筒,只要有冲上斜坡的骑兵就会有至少一门掷弹筒打响。散弹的弹头冲出炮口之后,很快就炸裂开来,每一枚炮弹中都有150多枚10毫米的钢珠分散开来。这一群钢珠横扫过去,连人带马就打成了筛子,多少骑兵都冲不过去。

那两门20直射炮更厉害,虽然他的口径小,钢珠数量要少很多,但是力度大。掷弹筒的钢珠当场打死的少,但是20直射炮打出去的钢珠可以当场肢解人体,打中手臂就可以直接把臂膀拽下来。这两门直射炮是最后的保险,只有骑兵越过豁口时它才开炮。

在空前强大的火力打击下,一千名骑兵很快就倒在了豁口的前边,侥幸或者跑掉的寥寥无几。

国防军并没有出城追击,朱万武的目的就是狠狠地打疼鞑子们,让他们知道厉害,早点撤兵。

没有了粮草,丢了作战物资,又被明军前后夹击,收复大凌河大败而回,而且是惨败,毫无希望,无奈的阿敏退兵了,他是什么感受我们就不管了,撤了就好。鞑子的大队远远的绕开大凌河城撤了回去。朱万武只是派出特务侦查、监视他们的行动,没有拦截,也没有追击。

阿敏的前途堪忧,非常不妙,这一次出兵历时四五个月,损兵折将,寸功未建,好不容易得到的霸主地位怕是坐不住了,估计不止是下课那么简单。更大的难题是后金的粮荒,他们没有别的本事,只会抢,可是到哪里去抢粮食呢?他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要靠自己生产、耕种。

按照正阳门协议,国防军应该在二月底之前解锦州之围,现在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朱家履行了协议,对朝廷是一个圆满的交代。

接下来的两天彻底安静了,辽东本来人烟稀少,打了半年仗,村民百姓更是跑得精光。光秃秃白皑皑的雪原上,没有一个人影。估计祖大寿暂时还搞不明白后金为什么突然撤军,他怕中计暂时也不敢出城。趁着清闲,朱万武赶紧运输粮食,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清理大凌河城,收拢了不少兵器盔甲和各种战利品。帮忙打扫战场的原明军被俘的兵丁们,打扫战场绝对彻底,连鞑子的衣服鞋帽都给脱下来了,说是埋掉太可惜了。

到了正月二十八日所有需要做的善后工作都做完了,朱万武就准备去找祖大寿了,正事还没办呢,大凌河还是要交给他的。

这一天空旷多日的原野上终于见到了人影,这是祖大寿派出的夜不收(侦查兵)出来打探消息,来到了大凌河城下。他们看到大凌河变了样,换了主人,城上的旗帜都没有了,只有城门上飘着一面旗帜还不认识。

这面旗帜是大明的国旗——日月旗,大明人多数都没有国旗的概念,从来不使用,所以一般人都不认识是,只有出海之人才知道这是代表大明的日月旗。

城上守卫的士兵服装怪异,关宁军没有接触过国防军,当然不认识这身军装。城门开着,门前有拒马,同样有岗哨。

得知这个情况的朱万武来到了城头,这附近的明军只有祖大寿的队伍,没有别人。正要联系祖大寿,外面来人提供了方便。于是就用喊话器表明自己的身份,请他们过来。这边也派出一名空手的士兵出去联络。

朱万武写了一封信,派出一个班的士兵充当信使,随同祖大寿的夜不收前往锦州送信。

很快,第二天祖大寿带着一队亲兵就来到了大凌河城面见朱万武。

朱万武大略的介绍了收复大凌河的经过,说道:“祖将军,我国防军奉朝廷之命前来解锦州之围,同时运送军粮物资,现在正经差事办完了,交接军粮物资后国防军将退守觉华岛,今后我们将以觉华岛为基地支援宁锦前线。希望能早日交接。”说着就递过去一份清单。

祖大寿大喜过望,锦州之围解了,又收复了大凌河,军粮也到了,只要有粮食他祖大寿并不惧怕后金。

他看着朱万武交给他的清单:

粮食一万石、*一千斤、炮弹500枚,这是朝廷提供的物资。

国防军收复大凌河缴获的箭矢40万只,草料三千车,各式刀枪兵器1000多件(以上三项朱家自己留下一半已经运走了),原大凌河城上的火炮十二门,铁甲三套,棉甲、皮甲100多件,这些物资就作为国防军的礼物送给了祖大寿。

此外,朱万武个人送给祖大寿单筒千里镜一架,银壳腰表、马蹄表各一个。

祖大寿从穷光蛋一下子就变得兵精粮足了,大喜过望,拉着朱万武的手一个劲的表示感谢。同时也回赠了上等军马50匹,各种兽皮600张,还有一只百年的山参。

祖大寿历史上的地位比较尴尬,后来降清也是不得已。他基本上还是个好人,良将。

他与朝廷矛盾很深,其缘由就是朝廷杀了袁崇焕(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心腹大将),他心里不服。因此对于朝廷他是听调不听宣,管你兵部还是巡抚,祖大寿一概不理,他就是守住锦州、大凌河,其他一概不管。

关宁军的军纪不怎么样,但是祖大寿本人还不像祖宽那么恶劣。

---第21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