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识乾坤,下怜草木”这八个字,很明显改写自近现代的国学大师马一浮所作《旷怡亭口占》中的名句:“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没有读过这首诗的人,如何能以这八个字作为家族宗旨呢?
可这毕竟只是孟遇安的猜想。
王羲之在其《兰亭集序》中曾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由此可见,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产生相似情绪、发出相似感怀,是很正常的事。
孟遇安心中斟酌,自己仅以这句话就断定念之母亲也是穿越者,未免有些草率武断。
但证据并不止这一个——甚至“桃源坞”这个名字,都藏着重大嫌疑。
桃源,其典故显然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玉真公主改变后三国时代历史后,两晋都不存在了,哪里来的陶渊明?
若说念之母亲因为坞壁附近有桃园,才取了这个名字,那也应该是“桃园坞”而非“桃源坞”。
再者,桃源坞的理念是在乱世中保得一片净土,这与“桃源”这一典故的本意完全契合。
如此一来,就算说是巧合,都显得很牵强了。
孟遇安愣神了半晌,似是变成了一尊石像,让孟青不禁有些担忧,举起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念之?念之?你怎么了?”
“念之?”
孟遇安被孟青的呼唤叫回了心神,同时也注意到自己原身的名字。
念之——孟青因旧年习惯,一直是如此称呼她的。被叫得多了,连孟遇安自己也习惯了。
念之,就像是孟遇安的小名,或是表字,她几乎没有深究过。
可现在细细想来,这个名字的含义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念之也就罢了,偏偏还有一个修之。
“念已往而修来者......”孟遇安下意识呢喃着,忽而一把抓住孟青的手,“舅舅,这句话是谁说的!”
孟青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只能如实作答:“这是你十岁那年,你母亲送给你和修之的《孟氏家训》上写着的话,自然是你母亲说的啊......”
“念已往而修来者......已往,来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又是一句后世的典故,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这些总不能都是巧合吧?
“念之,你真的没事吧?”孟青心急如焚。
孟遇安此时就像是被一个无形的保护罩罩住了一般,任凭孟青如何焦急忧虑,孟遇安都是一副不动如山的安静模样。
孟青吓坏了,起身向殿外高声呼喊:“来人啊,传太医!”
孟遇安终于回过神来,赶忙阻止了孟青:“我没事!不用传太医。”
孟青见孟遇安恢复了正常,松了一口气。他打发走闻声而来的侍者后,坐回到榻边座椅上,可脸上忧虑神色不减:
“你可吓死舅舅了。念之,你刚才想什么呢?”
孟遇安眸色复杂,晦暗难明,言辞更是语焉不详:
“我在想,我母亲还真和我是一样的人。”
孟青“啊?”了一声,随后笑道:“这话说的,你们是亲母女,血脉相承,当然是一样的人啊!”
孟遇安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孟青瞧了瞧窗外,只见日头又偏西了许多,将庭院林木的影子拖得长长的,可知时辰不早了。
“这一下午我扰你费了许多神,就不耽误你休息了。”
孟青说完想走,但孟遇安却不答应:
“舅舅请留步!”
孟青回过头来,有点子惊讶:“你舍不得我走吗?”
“舅舅好不容易进宫来看我,就不能多陪陪我吗?”孟遇安顺势撒起了娇。
这下,孟青再怎么都不能拒绝了。
他重新坐回孟遇安榻边,静静与她对视着,听着她有一搭没一搭说些什么。
孟遇安果然还是想继续刚才的话题:
“舅舅,大华现在有集贤院,社会风气也是极为注重各领域的技术进步。我母亲当年可做过类似的事吗?”
孟青笑道:“这个确实也有,只是不及你做到的这么多、这么好。”
“都有些什么呢?”孟遇安追问。
孟青偏头想了想,道:“我记得,你在军中设计了一种传递消息的点线符号,对吧?你母亲当年也设计过类似的东西。”
“大概是什么样的,舅舅能画一下吗?”
说着,孟遇安就从榻边案几上取来了纸笔,递与孟青;孟青接过纸笔,随手画了几下,递还给孟遇安。
孟遇安不看则已,一看便觉得分外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端详着纸上孟青所画的符号,久久出神,倏忽一个激灵,登时便要掀被子下床。
“唉唉唉,念之你要干嘛?”
孟青被孟遇安突兀的举动惊到了,忙伸手去扶她,被孟遇安推开了手:“一点风寒,哪里就娇贵至此了。”
孟遇安翻身下床后,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观澜殿后殿的储物柜处,开始翻箱倒柜地寻找。
孟青亦随孟遇安来到后殿,站在她身后问道:“你找什么呢?要不要我去叫蓁儿来帮你一起找?”
“不用,这个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哪里。”
孟遇安说着话,手上翻找的动作十分迅速麻利。
找了一会儿,孟遇安拿出一个有些老旧的木盒,像是数年都不曾打开过的样子。
这盒子还上着锁,孟遇安左顾右盼找不到钥匙,干脆抽出佩剑劈开了锁。
孟青一直在旁边看着,愈发好奇这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孟遇安这般关心急切。
“舅舅,这些符号,你都认识吗?”
孟遇安将一本卷册放在孟青掌心上,神色凝重地问道。
孟青打开卷册逐页翻看,越看越瞪大了眼睛:
“这......这都是我姐姐设计的符号啊!念之,这本卷册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孟遇安头颅微昂,长叹一口气,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
“这是三年前我攻克蓟县,在北燕丞相尉迟漪的府邸上找到的。”
言罢,孟遇安复又垂下头,眉头拧得更深了:
“当时,还有一本《孟氏家训》也在尉迟漪的遗物中。我只想到《孟氏家训》是咱们家的东西,却没想到这本卷册也是。”